基于改进概率增量学习的蛋白质翻译后磷酸化修饰网络的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haul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后基因组计划的飞速发展,蛋白质组学在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中占据的地位已不容小觑。其中,对蛋白质结构及功能起到调控作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更是成为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由于蛋白质活性调节、蛋白质相互作用、亚细胞水平定位等的需要,诸如泛素化、磷酸化、甲基化等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作为蛋白质功能调节和结构扩展的一种重要方式,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生命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在修饰过程中出现异常,很容易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变。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在发病初期的血管内皮损伤过程中,相关蛋白质不同位点的磷酸化、泛素化等修饰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其中,作为人体内最常见的一种修饰,也是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修饰,磷酸化修饰几乎存在于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本文的实验数据是利用MALDI-TOF-TOF、LTQ Orbitrap和LCMS-IT-TOF高分辨率质谱仪,针对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致病基因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测定蛋白质每一个位点磷酸化的修饰情况,结合nano-2D-HPLC与高分辨率质谱仪联用技术,采集对照组及过氧化损伤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到参与蛋白质翻译后磷酸化修饰的各蛋白质位点的磷酸化浓度变化情况。结合KEGG等信号通路数据库,筛选MAPK信号通路中的DAG->PKC->Ras和Endocrinology/Hormones信号通路中的Ras–>MEK–>Src–>AR两条参与磷酸化修饰的通路进行网络的构建。本文的实验方法是在基于种群的增量学习算法(PBIL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算法),以一种新的基于改进的概率增量学习算法,对蛋白质翻译后磷酸化修饰进行研究。根据蛋白质翻译后磷酸化修饰的动态特性,首先采用PBIL与PSO算法结合的改进的概率增量学习算法构建网络模型,再利用PSO算法对生成的模型整体进行更深层次的优化,使构建的网络模型更加准确。由于蛋白质翻译后磷酸化修饰网络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本文选取的网络模型为微分方程模型,提出了蛋白质翻译后磷酸化修饰过程的一般的动力学描述,并利用反向工程原理,得到动力学方程,定量地描述不同蛋白质位点间翻译后磷酸化修饰的作用关系。本文使用改进的概率增量学习算法构建蛋白质翻译后磷酸化修饰网络得到了良好的结果,为构建蛋白质翻译后磷酸化修饰网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也将对进一步揭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间的复杂调控规律、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领域有关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交互调控研究,以及为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药物的起效机制与作用靶点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度为22nt左右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方式对靶标mRNA的表达进行调控,从而控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的异常性表达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的重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逐渐成为临床医疗的一种主要辅助手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生的确诊率。当前针对医学图像的分割主要将重点置于核磁共振图像(MRI)。脑部
信息产业的高度融合与快速发展,特别是嵌入式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远程监控技术的革新。这些发展与革新为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能够实施数字化的网络监控提供了有
最优化是目前科学计算中较为重要的研究分支,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技术领域诸如通讯系统、自动控制、电力系统、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等产生了诸多复杂的最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虽然传统的TCP/IP网络已经能够在大范围内满足信息传输的需求,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传统的TCP/IP网络则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一方面,对于某一话题事件,相关的信息出现在互联网的各个分散的角落,通过人工的手段无法获知话题事件完整信息;另一方
粗糙集理论作为一种处理不确定、不精确或噪声数据的重要工具已经在多个领域,如数据挖掘、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基于粗糙集的属性约简成为一个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除了数量的膨胀,信息的类型也呈现了越发多样化的趋势。在多种多样的数据类型中,有一类数据可以被称作"个人档案",例如简历、个人
瞬态社会网络是指在特定时间、为特定事件、持续时间短及面对面接触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不同于在线社会网络,瞬态社会网络由于其特征,能够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信息,但是瞬态社
随着问答社区(community-based Question Answering)的兴起,大量的问答资源在用户的交互中产生,为具有相似问题的用户解决问题提供了参照。问答资源中有一类问题称为意见选择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