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贯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始终。由于“元音占优势”是汉语语音的特点之一,因此学生若能充分掌握汉语元音将会对汉语语音的学习大有裨益。汉语一级元音作为组成汉语复合元音的基石,是学生学习汉语元音的敲门砖。因此,对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一级元音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是具有切实意义的。查阅前人所做研究,笔者发现,现阶段格鲁吉亚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尚未有着眼于汉语元音教学的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元音格局理论、偏误分析理论以及对比分析理论,运用实验语音学分析方法及Praat语音分析软件,在笔者服务的孔子课堂及任教学校进行数据采集,对初级及中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一级元音习得情况进行声学实验。实验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纵向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随着其学习的深入对汉语一级元音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横向对比相同汉语水平层次之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汉语一级元音的掌握情况。实验旨在分析格鲁吉亚初级及中级汉语水平学生在不同年龄和不同阶段习得汉语一级元音的顺序以及存在的偏误,以此观察“关键期假说”对于学生语音习得影响。同时根据实验所得分析学生语音偏误形成的原因,并总结教学策略并设计教学方案以帮助“关键期”后接触汉语的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一级元音。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绪论中,主要介绍了本实验的选题意义以及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且介绍了实验的研究方法、实验对象等;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元音格局理论及实验语音学相关理论,并对现阶段运用元音格局理论进行语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在第三章中,基于声学实验分析,将汉语与格语的一级元音系统进行了对比,并依据对比分析理论对汉语一级元音习得难点进行预测;第四章为元音习得实验分析,系统对比了各组被试在汉语一级元音习得方面的声学表现,并梳理实验结果;第五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学生语音偏误产生的元音并据此提出教学对策;第六章中笔者根据学生产生的偏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并展示教学效果;第七章为结语,将本次实验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同时还包括本次研究仍需改进的地方。本文运用元音格局理论与实验语音学的分析方法,基于汉语与格鲁吉亚语一级元音系统的对比,从而分析总结了学生对汉语一级元音的习得情况。希望本次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填补对格汉语语音教学研究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