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严”以来台湾新纪录片运动发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7年台湾“解严”以来,台湾纪录片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觉醒,在创作、研究和展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海峡对岸的大陆,同样也在80年代末悄然兴起了一波独立纪录片运动,两岸的纪录片发展在80、90年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随后两岸纪录片的发展却由于不同的政治和社会背景,逐渐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本文将通过梳理“解严”之后台湾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来探究台湾新纪录片运动对台湾纪录片蓬勃发展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由于台湾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和摄影技术的进步,来自于民间的纪录片打破了官方对媒体的垄断,纪录片成为社会运动的利器。“解严”后,随着台湾媒体环境的变化和台湾社会意识的觉醒,台湾纪录片出现了多元的拍摄题材,通过对多个热点社会议题的探讨和对底层边缘人物的关注,台湾纪录片开始走向百花齐放时代。90年代中后期,由于台湾公视《纪录观点》的开播、国际纪录片双年展的举办,为台湾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传播平台和国际视野;与此同时,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所的成立和台湾各地社区影像培力营的开办,不仅为台湾纪录片的发展培养了专业的创作人才,而且还通过发动民间力量,为台湾纪录片培养了大批的纪录片观众和草根纪录片创作者。此外,诞生于1986年的全景印象工作室,通过其核心人物吴乙峰多年来不遗余力的对纪录片的推广和对纪录片人才的培训计划,使得“全景模式”对后来台湾的纪录片创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关注弱势边缘人物和长期蹲点后与拍摄对象“搏感情”的方式成为后来台湾纪录片的一大特色。近年来,通过多远的行销途径,台湾纪录片无论是在口碑还是票房上都取得不俗的成绩。借力各色影展,台湾纪录片得以让更多人看见;通过来自于政要、明星等名人的口碑营销和针对特定观众群体的网络精准营销,掀起一波波观看纪录片的热潮,很多纪录片的票房甚至远远超过大片;最后,通过近年来同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的合作,台湾纪录片开始逐渐登上国际舞台,使得来自于台湾的本土文化进入世界各地的媒体中。本文通过梳理已取得不俗成绩的台湾纪录片近三十年的发展脉络,以时间的纵轴和社会因素的横轴为坐标,为蓄势待发的大陆纪录片提供可参考和对比的研究资料。
其他文献
On August 29-31, the First YunZhu Cup China Bamboo Fib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ummit, organized by the China Knitting Industrial Association, the China Textil
期刊
针对我国地方农林院校研究生存在的实践操作能力弱、科研敏感性不强以及创新思维缺乏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成功改革经验,提出打破现有化学
目的:探讨导师制带教方法在ICU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2年的新护士分别对其进行传统方法带教和导师制带教,为期1年。结果:实行导师制带教的新护士在理
《高分子材料》是消防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涉及高分子科学的基础知识、典型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课程。对提高学生学习兴
本文从实证主义研究的视角,探索了自主式语音播客对于英语学习者语音习得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学生一学期14周录制有、无文本支撑这两种形式的播客,来考察其语音的变化情况和习得
运用BOPPPS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应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通过分组教学、实验教学、课堂互动等方式对传统的物理化学课学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课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带弓丝的唇舌侧托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尺寸与材质的弓丝对单颗牙齿转矩的加载,分析唇舌侧托槽转矩性能表达的差异,以及弓丝材质与尺寸因素对舌侧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