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清热止痹针刺方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01月10日至2019年01月10日在厦门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6例,其中脱落4例,最终收集62例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00mg口服1次/日,治疗周期为7天。治疗组用清热止痹针刺方治疗,每日1次,治疗周期为7天。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关节炎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积分、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安全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上述数据收集完成后,使用SPSS 24.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有效性及差异性的分析。结果:本实验共纳入66例,62例完成临床实验观察,4例脱落病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3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用清热止痹针刺方治疗。(1)两组资料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总体疗效:经过7天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3)关节炎症候积分:两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度以及关节炎积分组内比较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红肿和关节炎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红肿以及关节炎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4)中医症候积分: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总体改善优于对照组。(5)实验室指标:两组的CRP、UA水平治疗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患者CRP、UA水平均降低,但两组在降低CRP、UA水平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疗效相当。(6)安全指标: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安全指标除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余安全指标(肝肾功)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不良事件反应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文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CRP、血尿酸、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以及关节炎症候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证明清热止痹针刺方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症候及中医症候,降低CRP,UA,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