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胞原理的自行车折叠机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tacy_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比了现有不同种类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方式之后,发现现有主流折叠自行车在不同方面上存在有不足之处,本文旨在设计一款折叠后形状规则,占空间小,重量轻,折叠简便,两轮平行叠合,方便拖行的实用折叠自行车,能够起到简单代步的作用,可以轻松带上电梯、地铁、公交和汽车后备箱内。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变胞原理的折叠机构方案,来克服其他折叠方案的不足,并对折叠自行车车机构进行参数设计、运动分析、静力学分析、强度分析、结构设计、运动仿真以及样机试验验证等,来保证其折叠原理的可行性以及骑乘的平稳性。本论文主要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现有的国内外各种主流折叠自行车进行研究分析,对比发现其不足之处,然后根据设计目的及变胞机构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胞原理的自行车折叠机构方案。该机构通过重力约束和几何约束实现折叠过程中的构态变化,具有折叠便捷、折叠后所占空间小、实用性好等特点。其次:分析上述方案提出并对个构态的构态之间的变换,根据自行车设计行业标准,结合人机工程学理论,确定了自行车折叠机构的总体尺寸,然后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的草图功能,辅助计算出折叠机构方案中的各构件的尺寸参数。然后:对自行车折叠机构的折叠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分析折叠机构各杆件所运动的角度及其位置关系,然后借鉴于国家标准测试自行车的加载方式对折叠自行车机构进行加载,对各构件进行静力学分析与计算。最后:运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折叠机构进行结构设计、三维建模及装配,并利用该软件的Motion对该结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以确保其折叠可行性。然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个各构件等进行应力应变的分析,确保各构件能够达到足够强度。最后利用实物样机来对以上所有理论研究,虚拟运动模拟仿真进行试验验证。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后,制造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加速了产品市场从单一化、大批量向多元化及单件定制的个性化方向发展,许多新颖的制造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的适合于大批量生产模式的夹具已经不
机器人的出现及发展,已经使传统工业生产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人类的生产方式从手工作业、机械化、自动化跨入了智能化的新时代.为了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展示全国大学生
履带起重机的回转系统是由回转驱动机构以及回转支承装置这两部分组成。现在,履带起重机通常使用使用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承作为其回转支承装置。但是随着起重力矩和起重量的不
对于工程中的大部分零件的多个薄弱环节,即多部位损伤(MSD—Multiple-Site Damage),当其受到同一随机载荷的作用时,其失效一般不是相互独立的,载荷的分散性是导致各损伤部位
该文运用线性振动理论、非线性振动理论、有限元分析以及转子动力学理论,对模型试验台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动力学理论分析及模拟试验分析,掌握其动态参数,采用遗传算法对转子系
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场合要求采用非正交系坐标测量系统。而将先进的机器人控制技术和完善的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机器人测量系统是坐标测量机的一种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讨论一种界于并联机构和并联机器人范畴的闭链机构。涉及到 2R 开链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和机构特性研究,并且进行 2R 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仿真,针对不同的驱动配置研究输出点的运动性能。由开链机构的拓扑产生并联机构,在此涉及的两自由度机构有:5R、4RP 和 3RPR。并对上述三种机构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 5R、4RP 机构存在曲柄的充要条件。进而研究平面闭链机构的柔性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