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稳定国家的经济走势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研究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时,一般只关注货币政策的总量效应,而忽视了由于经济主体的异质性而导致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我国现在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阶段,行业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的存在性及其成因有着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首先梳理回顾关于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的各种理论观点,阐述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分析影响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的因素,建立一个封闭型经济的模型。然后利用1999年至2015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34个工业子行业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以此分析在我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的行业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4个工业子行业的产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与工业整体大不相同,并且行业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从工业层面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存在。并且在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较之价格型货币政策更为有效。进一步地,本文根据建立的理论模型以及之前学者的经验分析行业异质性与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关系,选取8个反映行业特征的经济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验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反映行业综合特征的因子和反映行业资本要素的因子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的重要因素。通过更进一步分析M2反应系数和这两个因子的关系,发现行业规模、竞争程度、流动比率与货币政策行业效应负相关,表明行业规模越小、竞争越激烈,该行业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越大;产权比率、利息负担、资产负债率与货币政策行业效应正相关,说明产权比率越高、利息负担越大、企业负债水平越高的行业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