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血浆和红细胞膜中脂肪酸浓度的方法,探讨孕妇孕前超重/肥胖对母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LCPUFA)浓度的影响,为指导孕妇孕前合理控制体重,确保良好的出生结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目标人群为2017年12月-2018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和安徽省肥西县某医院产科入院待产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的孕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147对孕妇及新生儿。根据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分组,BMI≥24.0kg/m~2为超重/肥胖组(Ⅰ组),BMI在18.5-24.0kg/m~2之间为对照组(Ⅱ组)。通过建立GC-MS分析方法测定母血和脐血血浆及红细胞膜中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浓度,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比较两组间母血和脐血4种LCPUFA的浓度差异,尤其是DHA。利用食物频率法收集孕妇孕晚期最后一个月的膳食情况。母血和脐血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浓度使用试剂盒进行测定。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一步分析孕前BMI与脂肪酸浓度间的相关性。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中位数(Median)和第25、75百分位数(P25-P75)表示。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建立GC-MS测定人体血浆和红细胞膜中LCPUFA浓度的方法,且两种实验方法的分离效果、回收率、精密度及灵敏度均良好。(2)Ⅰ组孕妇孕前BMI值显著高于Ⅱ组。(3)两组间孕妇孕晚期最后一个月鱼禽肉蛋类食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Ⅰ组母血血浆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高于脐血血浆脂肪酸浓度。Ⅱ组结果同Ⅰ组一致。两组母血血浆4种脂肪酸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脐带血中两组间DHA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Ⅰ组母血红细胞膜中A-LA及DHA浓度均显著高于脐血,但是AA及EPA浓度均显著低于脐血。Ⅱ组结果同Ⅰ组一致。两组间母血红细胞膜中A-LA及DHA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在脐血红细胞膜中,两组A-LA及DHA浓度也具有显著差异。(6)母血、脐血间血浆和红细胞膜脂肪酸浓度差值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两组间母血血浆中LDL-C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脐血血浆中LDL-C、TC、TG浓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8)以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显示:脐血血浆中EPA浓度与孕前BMI呈负相关(P=0.038),其余脂肪酸浓度与孕前BMI值之间均无相关性。以P<0.1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显示:脐血血浆中AA浓度和EPA浓度均与孕前BMI呈负相关,母血红细胞膜中DHA浓度与孕前BMI呈正相关(P=0.069),脐血红细胞膜中A-LA浓度与孕前BMI呈正相关(P=0.087)。(9)母血和脐血血浆中脂肪酸浓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间均无相关性。母血红细胞膜中DHA浓度与新生儿头围呈正相关(P<0.05),脐血红细胞膜中脂肪酸浓度与各出生结局间均无相关性。结论孕妇孕前BMI可影响母血和脐血血浆及红细胞膜中LCPUFA浓度,母血红细胞膜中LCPUFA浓度可能与新生儿出生结局有关,提示孕妇可通过合理控制孕前体重调控自身及胎儿体内LCPUFA浓度,确保良好的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