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不仅为成千上百万人提供就业机会,还会极大地促进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提高生活质量。中国的旅游业也成为世界旅游行业的一个亮点。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独特的文化,优美自然风景名胜举不胜数,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而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的8月期间,中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就达到191万人次。据官方预测,未来的十年内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中国将敞开怀抱,迎来更多的国际客人,中国的旅游市场将会愈加繁荣兴旺。而作为旅游产品之一的旅游资料翻译相对薄弱,语言、文化和语用失误比比皆是,严重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传播,破坏了旅游地形象。旅游资料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并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性翻译,其译文质量取决于它能否为游客所接受,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采取各种策略来实现对目的语和目的语读者的适应。本文作者试图借用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顺应论,提出顺应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翻译模式,希望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丰富翻译策略。维索尔伦(Verschueren)认为,结构和语境构成了顺应性的内容。在主体部分的分析中,作者将从文体、声音、词汇和句法四个方面对结构顺应进行探讨;语境顺应的分析将从国外游客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两方面研究其对译者顺应策略的影响。最后,作者对旅游资料的翻译过程进行了总结:旅游资料翻译是译者采取各种翻译策略不断顺应目的语的结构和语境等各种相关因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