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聚乙烯超高压反应管剩余寿命试验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自增强处理的聚乙烯超高压反应管,由于长期在高温、高压等苛刻的环境下服役,安全性能逐渐下降,易发生疲劳、腐蚀失效等,进而导致泄漏、火灾、爆炸等的事故,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人员的生命健康。我国企业的聚乙烯超高压反应管部分已进入设计寿命的后期,提前退役不仅会造成巨大浪费,还会对聚乙烯的产能造成影响。因此,开展在役聚乙烯超高压反应管剩余寿命的研究,对评估使用风险,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以某石化企业服役29年的聚乙烯超高压反应管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增强再处理试验,结合ANSYS有限元模拟、服役工况条件分析,对反应管的剩余寿命进行了估算,具体内容如下:(1)对在役超高压反应管进行与初始自增强压力相同的自增强再处理试验,得出反应管在试验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应力变化规律及服役后的残余应变衰减率。采用试验对比法、名义应力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由实测反应管外壁应变数据评估反应管剩余寿命。对比发现,名义应力法评估结果更为可靠,为评估企业在役聚乙烯反应管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2)根据反应管外壁实测残余应变衰减率,提出了弹塑性界面等效转移和内外壁残余应力等比例衰减两种假设,使反应管服役后的应力水平在ANSYS模拟的结果中得到表征,实现了有限元模拟法对在役反应管的寿命评估,拓展了在役反应管剩余寿命评估理论与方法。对比发现,基于内外壁等比例衰减的假设得出的结果安全性更高。(3)在反应管服役后应力水平近似变换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压力和温差波动下反应管内壁的应力分布。利用Manson和Shigley近似法求得了反应管在不同服役工况条件下的剩余寿命,为进一步研究温差及压力波动对反应管剩余寿命的影响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本文对在役聚乙烯超高压反应管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剩余寿命的预测研究,为企业实施安全监控、减少潜在事故发生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正>面对日益复杂的决策需求,在交通领域中引入大数据分析受到极大的关注。但是,移动通信、公交IC卡及车辆牌照等数据,与直接针对"四阶段"等模型需求的"定制型"交通调查数据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开始了一个全球化竞争的新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及城市化的背景之下,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与发展空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越发激
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是指记者寻找、捕捉、判定新闻价值的自觉意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是记者职业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业务能力。新闻敏感度则侧重于将捕捉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
<正>在对产品的常规成本计算过程中,完全成本法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竞争的加剧以及决策意识的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
<正>一、前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世界各国间的贸易量持续上升,对货物运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路运输由于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等优势,在货物运输中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作
近年来,中德经贸关系密切,政治文化交流深入,两国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中国民众对德国的好感度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德国民众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评价却比较低,且这种评价呈持续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在德国已初具规模。本文对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进行了界定,梳理了它在各层面的体现,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项目合作与人
陶瓷连接中普遍涉及金属/陶瓷界面的研究问题,但固-固界面具有较高的复杂性,这对固-固界面的微观作用机制的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围绕Ni/Al2O3界面展开第一性原理计算,
<正>图形,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一种语境;是人类情感交流的一种手段,是人类经常使用的快速而简明的表达符号。因为图形有形有色的可直观特征及其具体而实际的含义,对人的视觉、心
人物专访的对象,通常是在某一历史时期里,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的典型。这就要求作者不仅要展示人物的行为、言谈、举止,更要挖掘人物的个性和内在精神,从而激起公众对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