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六经辨证分型分布规律探讨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asjkdhfjkhasdjklfh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研究失眠症患者的六经辨证分布与脏腑辨证分布规律;失眠症与抑郁症、焦虑症共病患者与非共病患者的六经辨证分布是否有差异,从而了解抑郁、焦虑情绪与失眠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的患者共241例,调查其一般资料、失眠临床分期、既往病史及合并症、用药史;进行相关量表评分: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完成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中医六经辨证信息表的填写。对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核实后,录入Excel数据库。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失眠程度是否有差异;对失眠患者的脏腑辨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组别患者脏腑辨证是否有差异,分析得出失眠患者的脏腑辨证分布规律;对失眠患者的六经辨证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六经辨证是否有差异,分析得出失眠患者的六经辨证分布规律。结果:1 一般资料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病例241例,男性72例,女性169例,男女比例约1:2.35;平均年龄58.41±18.396岁。研究发现失眠与性别有关,女性失眠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失眠程度与辅助睡眠药物用药史、职业有关,失眠程度与患者既往躯体疾病史、失眠临床分期无关。失眠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噩梦、彻夜难眠。失眠患者中大部分存在抑郁或焦虑情绪,表明失眠与抑郁或焦虑情绪相关。2脏腑辨证分布结果:脏腑辨证与失眠程度、辅助睡眠药物用药史、失眠临床分期无关,脏腑辨证与既往躯体疾病史有关,既往有躯体疾病史与既往体健患者脏腑辨证分布存在差异。脏腑辨证与是否与抑郁症和或焦虑症共病有关,共病组中心虚胆怯型所占比例最多,非共病组中心脾两虚型所占比例最多,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脏腑辨证分型中,心脾两虚型患者最多,占36.10%,其次为肝郁化火型、心虚胆怯型、痰热内扰型、阴虚火旺型,最少的为心火炽盛型,占7.05%。3六经辨证分布结果:所有六经辨证证型中,少阳病患者有54例,占22.4%,其他出现频率比较多的证型有阳明少阳合病,少阳太阴合病、太阴病、少阴病。失眠症患者中两经合病的情况最多见,占50.21%,其次为单经病变,三经病变和四经病变。将多经病拆分后,统计单经出现的频率,结果显示最多见的为少阳病,占80.91%,其次为阳明病、太阴病、太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可以看出失眠患者中不论是少阳病,还是少阳与其他经合病,所占比例最多。将六经证型分为单经型、两经型、杂病型,发现六经证型与性别、职业、既往躯体疾病史、失眠临床分期、失眠程度无关,与年龄、是否与抑郁症和或焦虑症共病有关。将失眠病人根据六经辨证类型分为非少阳病组与少阳病及合病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共病组与非共病组均表现为少阳病及合病所占比例大,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病组中少阳病及合病所占比例大于非共病组。结论:1失眠症患者中女性更多见,失眠程度可能与职业有关,与失眠临床分期、既往是否有躯体疾病无关。2失眠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噩梦、彻夜难眠。3所有脏腑辨证分型中,心脾两虚型最多,其次分别为肝郁化火型、心虚胆怯型。4所有六经辨证证型中,最多见的证型为少阳病,失眠症与少阳病密切相关。5失眠症及失眠症与抑郁症或焦虑症共病患者与少阳病关系密切,临床治疗遣方应重视从少阳论治。
其他文献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对当前传统报刊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为适应其实际的需求,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1]。因此,传统媒体的记者应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清晰
本文首先对比了多羟基醇溶液中甘油、结晶山梨糖醇、液体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醇、异麦芽糖醇,木糖醇溶液的抑制水分蒸发效果,以抑制水分蒸发率以及水分保留率来评价抑制
<正>新媒体时代,利用方便快捷的移动网络,人人都可以选取、编辑和发布新闻,参与新闻生产过程,公民新闻由此出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部分新闻媒体积极做出回应,一改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