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伯《温热病指南集》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概要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m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两个部分。数据分析主要运用于《温热病指南集》用药规律的研究,理论探讨主要用于《温热病指南集》学术思想的研究。1研究的目的:陈平伯,名祖恭,字平伯,清代温病学家,淞滨人,生平不详,清代《清史稿》未记载其事迹。《温热病指南集》是陈氏唯一一部现存医著,此书初刻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包括《温热病大意》、《风温症条例》、《湿温症条例》三篇内容。其中前两篇内容由王孟英编《温热经纬》时节录,命名为《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此后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温热病指南集》用药药物功能、性味、归经以及条文内容的分析整理,探讨陈平伯治疗温热病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2研究方法与内容:2.1用药规律研究:第一,选取底本、主校本和参校本,对《温热病指南集》书中方药进行校对,以确保所研究原始资料的准确性。第二,建立Word文档,列出《温热病指南集》中方剂、药物。第三,建立Excel表,根据纳入标准分别建立名为药物“功能”、“四气”、“五味”、“归经”的《温热病指南集》方剂、《风温症条例》方剂、《湿温症条例》方剂的“信息表”。第四,参照所建立的“信息表”,依据排除标准对全书方剂数、药味数、药味总数、药物频次、功能频次、四性频次、五味频次、归经频次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第五,应用SPSS18.0软件对各药物、方剂内药物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和聚类分析,探讨药物运用规律。2.2学术思想研究:结合近30年来与《温热病指南集》内容相关的研究文献以及对全书条文内容的分析,探讨陈平伯《温热病指南集》的学术思想。3结果:3.1用药规律研究:1.《温热病指南集》全书符合标准的方剂共有38首、药物共有91味,药物总频次为238次。其中《风温症条例》方剂有11首、药物有39味,药物总频次为76次;《湿温症条例》方剂有27首、药物有76味,药物总频次为162次。2.《风温症条例》的高频药物是:连翘、川贝、麦冬、甘草、犀角、知母、陈皮、牛蒡子等。《湿温症条例》的高频药物是:甘草、滑石、陈皮、神曲、葛根、苍术、茯苓、生地、枳壳、菖蒲、连翘、羚羊角、元参、人参、白术、当归、厚朴、草果、木香、白芍等。3.《风温症条例》的高频药物功能是:发散风热、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化热痰、清热泻火、补阴、补气、息风止痉、理气、发散风寒等;《湿温症条例》高频药物功能的是:补气、理气、化湿、发散风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利水消肿、消食、补血、敛肺涩肠等。对两者各方以“药物功能”指标聚类,前者易聚为6类,后者易聚为10类,各类方均以清热为主,但前者部分方剂有解表、化痰之功,后者部分方剂有理气、化湿、渗湿之效。4.《风温症条例》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而《湿温症条例》的温性药物比率较大。对两者各方以“药物四性”指标聚类,前者易聚为6类,后者易聚为8类,各类方剂药物寒温构成有异。5.《风温症条例》的药物药味以苦为主,甘、辛次之,《湿温症条例》的药物药味以甘、辛为主,苦次之。对两者各方以“药物五味”指标聚类,前者易聚为7类,后者易聚为8类,每类方五味侧重不同。6.《风温症条例》方剂、《湿温症条例》方剂的药物归经频次均排列在前5位的分别是:肺经、胃经、脾经、心经、肝经,前者以肺、心、胃经为主,后者以脾、胃、肺经为主。对两者各方剂以“药物归经”指标聚类,前者易聚为7类,后者易聚为10类,各类方药物归经各有偏依。3.2学术思想研究:1.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注重外感内伤病因相合为病,强调正气不足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提倡新感致病,摒弃伏气学说,在对温热病辩证施治上彻底摆脱了伤寒的束缚。2.温病的治疗总则:细辨寒温致病之异,反对以治伤寒法治疗温病,提出“发表宜辛凉,不宜辛热;清里宜泄热,不宜逐热”的治疗总则。3.《风温症条例》的学术概要:风温病多发于冬春两季,以肺胃为病变中心,以“身热、口渴”为必具之症,以泄热和阴为基本治则,可按初、中、极三期辩证施治,其症、法、药俱备,堪为后世之典范,以祛邪强调清透凉泄、扶正重视顾护阴津为治疗特色,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护阴学说。4.《湿温症条例》的学术概要:湿温病多发于夏秋之季,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以“身热、胸痞”为必具之症,以祛湿清热为基本治则,因湿温病常兼少阳三焦与厥阴风木见症,临床表现有“正局”、“变局”之分,故治疗可分类而治。湿温证正局可按卫气营血辨治体系分期辨证施治,类变证可按湿热致痉厥、湿热致呕、暑病、寒湿、下利等归类辨治。其治疗以用古方师古不泥、重立法不列方名、创气分三焦辨证,祛湿热数法并用等独具特色。结论:通过对《温热病指南集》的方药统计分析得出其用药配伍规律:风温为风热为病,病机不离于肺胃,湿温为湿热为患,病变责之于脾胃;用药多归肺、脾、胃、心、肝经;用药轻,善取材药尽其用,据病势量味分明;风温祛邪以清热、透表为主,扶正重在补阴补气,湿温祛邪以祛湿、清热为主,扶正重在补气补血;风温用药以寒凉为主,湿温用药以温热为主,寒凉为辅;立法用药,重视气味配伍。通过对全书条文内容的分析,既印证了其用药配伍特点,又体现了陈氏辨治风温病和湿温病的学术精髓。两者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陈氏作为温病学派杰出医家的风采。可见在清代初期,温病学派在对温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已形成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对后世温病的辨治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一项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育人工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主力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辅导员对学风建设为主线,通过对目前高
目前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现象严重,为了降低车辙的严重程度,对车辙产生的原因作详细论述,并提出沥青路面降温的必要性及关键面层。针对各面层降温的程度不同,因此在国内比较早地
本文通过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而探讨对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应该采取怎样的干预措施。以求改善注意力多动障碍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教学也展现了勃勃生机。创新展示课整合学习资源,贴近学生生活,精心创设情境,并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
目的探讨“靳氏头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效果,寻找针刺治疗发育迟缓儿童的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本文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探讨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施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途径。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思维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抛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之一,论文论述了目前我国国有路桥施工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如何通过理顺党和工会之间的关系加强工会维权工作,并提出了加强国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