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保证粮食产量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其用量的不断增加,滥用农药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规范农药的使用,必须做到能够准确、快速测量出环境及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具体含量。因此,开发出适宜于现场检测的农药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将光电化学传感技术、荧光分析、比色分析与酶促反应进行有机结合,设计了两种适用于农药在线分析的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三苯胺功能染料的合成、性能研究及其在有机磷农药光电传感中的应用本章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D-π-A结构的三苯胺类染料:TTA、TCA、T(TA)2、 TDA和T(DA)2。通过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方法、光电化学方法等对五种染料的光电活性、与TiO2纳米粒子配位的稳定性、以及光催化能力进行了表征,并结合理论计算对影响染料的光电活性和界面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在五种三苯胺功能染料中,具有双臂结构、同时连接臂上含有噻吩基团的T(TA)2染料在水体系中表现出了最好的界面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以T(TA)2染料为基础,利用T(TA)2-TiO2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对还原剂硫代胆碱的强催化能力,结合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水解反应和农药抑制反应,发展了一种高灵敏的光电传感方法,实现了对有机磷农药的高灵敏检测。在最优条件下,该光电传感器在-0.1 V检测电位下即可实现对有机磷农药对硫磷的高灵敏检测,检测线性范围为1×10-11—4.0×10-6g·mL-1,检测限为1×10-11g·mL-1。2、基于方酸菁探针的比色/荧光双功能有机磷农药检测方法的研究本章设计合成了一种方酸菁染料SQ,并基于SQ与巯基化合物特异性的加成反应和由此引起的荧光发射能力和吸光能力的变化,结合乙酰胆碱酯酶的农药抑制反应和催化水解反应,发展了一种可用于有机磷农药快速检测的荧光/比色双信号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检测原理如下:在没有有机磷农药存在时,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水解活性,可水解底物产生大量的硫代胆碱。硫代胆碱可与SQ中心部位的四元环发生加成反应,破坏整个SQ分子的大共轭体系,造成SQ颜色的变化及荧光发射能力的变化。在有机磷农药存在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只能产生少量或不产生硫代胆碱。此时,大部分SQ的结构和光性质得以保持。因此,基于农药抑制乙酰胆脂酶前后所引起的SQ的荧光发射和可见光吸收能力的变化,我们实现了对有机磷农药的检测。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对对硫磷的检测线性范围为4.0×10-7—6.0×10-g·mL-1,检出限为4.0×10-7g·mL-1,小于国标规定的两种酶抑制法。该检测过程操作简单、反应快速、具有较好的检测下限以及线性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