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地下水既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但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岩溶地下水问题,即是资源问题,同时也产生环境问题,如导致周围地表水、地下水的疏干,进而造成地表植被退化,甚至引起地表塌陷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依赖作用十分显著:由于对地下水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地下水的生态价值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负效应,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空间。为减少或避免因隧道在修建过程的涌水引发的生态破坏,研究并提出岩溶隧道涌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技术十分必要。 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大量的岩溶涌水,使得地下水位不断的下降,破坏了生态环境。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地下水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的研究资料基础上,针对岩溶隧道涌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找出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影响地下水水位生态环境的因素,建立了地下水引起的生态效应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同时研究岩溶隧道涌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确立合理的评价指标。 对常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岩溶隧道涌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构造岩溶隧道涌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系统的层次模型,确立各个层次的评价指标。建立同一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对最底层评价指标建立隶属函数,确定相应的隶属阈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出隶属度,最后得出的综合评价值。 本文以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为例,采取收集资料、野外踏勘、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进行施工过程涌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分析得出综合影响度和各项评价指标得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