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剧理论视域下被摄对象的自我呈现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eyuk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被摄对象是纪录片的关键和核心,因此认识、了解以及深入的把握其属性,是纪录片创作者的基本能力。在拟剧理论中,有着较强自我意识的被摄对象会在镜头面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主动性,自觉地切换拍摄状态,并按照自我角色定位积极主动的展示、塑造和完善自我形象,企图给观众留下某种印象。对于纪录片创作而言,这种自我呈现是被摄对象自觉地自我塑造行为,并不违背纪录片真实性原则,但与自然状态下的自我仍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拍摄者能够平衡纪录片的纪实性与戏剧化,并重新审视与被摄对象的情感关系。本文以特殊题材纪录片《第二人生咖啡馆》为例,从五个方面论述被摄对象的这一特性,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创新点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总结探讨不同实践中被摄对象的属性问题。从拟剧理论出发,对被摄对象的两种状态进行分析,并着重探析特殊题材纪录片中被摄对象的呈现状态;第三部分深入分析被摄对象在拍摄中的角色定位,角色塑造以及印象管理等自我呈现的过程和方式;第四部分提出应当辩证分析自然与自主状态的差异,纪实与戏剧化的主次关系,并重新思考特殊题材纪录片中拍摄者与被摄对象的关系问题;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拍摄者应深入认识把握被摄对象的自我呈现,但应合理使用,把握分寸。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大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更是吸纳着大批学生选报。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它主要是培养工程管
目的评价MK1附着体在肯氏Ⅱ类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与相应的卡环式活动义齿的咀嚼效能比较。方法采用MK1附着体30副,修复30例上颌单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此前患者均经卡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