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城区自2004年在全国首创数字化社会管理模式,形成了新型的网格化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管理的有效性,缩短了电子政务的响应时间,提高了东城区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2004年到2017年,东城区网格中心不断探索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管理范围不断扩大,管理途径逐步增多。本文通过对东城区网格中心社会管理基础创新的做法进行了梳理,实施了便民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流程、技术管理流程四个方面的基础创新。采用玛丽道格拉斯的人类学网格理论对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类型进行了对比式的分析,由于东城区网格化具有强网格弱群体的特征,定位了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类别属于离散式管理主义。根据理论将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迭代创新方向划分为网格系统创新与群体体系创新,网格管理创新包括“一体化”网格管理模式和“网格通”社会管理模式。群体管理创新包括“街巷长”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和“社区微网格”社会管理模式。可以说东城区网格中心在2017年全年从系统层面,体系层面,技术层面到群众层面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都做出了独特的社会管理创新。东城区的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的迭代创新主要集中在侧重于增强网格化管理方面,群体管理作用还没有完全凸显。基于强网格弱群体这一发展方向,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仍有不足之处。存在包括行政体系融入网格系统程度有待加强、辖区居民对网格化管理知晓程度有待提高、投诉居民对网格案件办理满意程度有待增加等问题。并对这些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网格系统硬件软件限制、网格化社会管理复杂性、网格员及接线员队伍的限制性等等。针对东城区网格中心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不足,依旧分为网格创新和群体创新两个层面分析了未来东城区网格中心的发展方向,例如引入人工智能客服、使用大数据分析、连接物联网、开展“街道吹哨部门报道”工作等。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增加网格通视频通话和定位追踪功能、加大对网格化管理的宣传力度、坚持街道为主与共建共管相结合、采用物质或精神奖励吸引居民加入网格化管理。可以展望在不久的将来,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也能够根据自身积累的实践经验,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和科技的发展,探索出更高效,更便捷,更可靠的社会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