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城市沿海化发展趋势的加速,世界人口不断向海岸河口集中,带来了河口开发的热潮,河口面临城市化与生态压力也越来越大,河口海岸潮滩侵蚀、海水污染,河口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减弱等很多生态问题,已经被全世界的所关注。所以,本篇文章以“功能湿地”为基础,探究河口城市人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规划方式,分析得到保护和开发相互结合的规划设计手段。本篇文章把较典型的河口城市泉州中心城区当做主要的分析对象,研究怎样在功能湿地理论的指导之下,运用提取现状湿地基因及ArcGIS径流分析结果的梳理与整合,构建湿地生态网络,以生态结构为规划结构,模拟泉州中心城区的生态规划设计,从而实现湿地与人居环境一体化规划设计。并将其与已有规划进行对比,总结本文研究成果在生态规划设计方面的优势与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在理论研究、方法探索、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针对泉州中心城区生态规划上的理论解析,实现理论平台的构建,也是作为接下来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内容。第二部分:通过对泉州中心城区湿地的历史、现状,以及重点区域进行研究,总结出现状湿地在保护和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泉州中心城区进行地表径流模拟分析,得出中心城市区域的河网分布以及集水区域,也就是潜在湿地。第四部分:依据ArcGIS径流研究得出,河网的分布和现状湿地斑块、廊道以及基质实现了整合,也就是现状湿地和潜在湿地两者实现了整合,最终得到比较完整的湿地系统,并把湿地网络当作生态结构,将生态结构作为最后的规划结构。第五部分:研究了泉州中心城区湿地和人居一体化的规划方式,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一体化建设,即土地利用、道路交通规划、景观绿化。在土地利用方面重点针对湿地和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及绿地一体化规划进行研究;道路交通方面主要研究了湿地与道路交通系统“双耦合”的规划方式;绿地景观方面着重从湿地斑块、廊道以及滨水空间三部分进行湿地景观系统的规划与构建。最后一章:对本篇文章研究得到的规划成果与已有的泉州中心城区规划进行比较,最后得出本次研究的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