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血脉的影像表征——杨德昌、李安电影的传统文化解读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新的冲击并有了新的发展,新儒学的诞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长为新的理论体系,华语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沿袭是使命使然。近些年,中国电影业发展速度迅猛,台湾地区的电影在华语电影以及世界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杨德昌和李安是两次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的领军人物。杨德昌和李安的个人经历相似、性格迥异,拍摄的作品风格也大为不同,值得深思的是,杨德昌和李安导演在叙述方面及电影选材方面有几次不谋而合的关注,这与台湾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在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全球化语境下,杨德昌和李安导演的电影作品给人以哲学意义的思考。  本文旨在通过探析杨德昌、李安电影作品中道家思想的意蕴构造、儒家传统的浸润品格以及佛家理念的影境悟解,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两位导演的深刻影响。第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在电影艺术的传承中,探析中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台湾电影的文化过程以及杨德昌、李安电影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总述。第二部分道家思想的意蕴构造中,对杨德昌、李安电影主题中道家思想的根源性、情节设置“道”所隐含的意蕴以及道家文化对电影人物设置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儒家传统的浸润品格从儒家文化的枝干构架作用、杨李导演对儒家入世理念的探析以及电影里家庭的儒家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论证杨德昌电影里对儒家式结构和思想的瓦解与批判、李安电影对儒家文化的探求和追随,进而对杨李电影中的父亲形象和父子关系进行解析。第四部分佛家理念的影境悟解从人生意义的“执迷”与“觉悟”,审美意境的取境、造境、缘境和电影中禅宗美学境界及超越韵律,在叙事和视听语言方面对杨德昌和李安电影进行微观的把握。  本文通过对杨德昌、李安所受的传统文化浸润及其作品里传统文化在影像中的传承进行深入探究,从宏观上把握两位世界级的电影艺术家在作品中的文化关照并进一步探索他们作品里对传统文化和文化全球化中的交融和碰撞的影像思考,论证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他们创作中所起的作用。论述立足中华文化、展现中国品质、扬我文化精髓的艺术思考。
其他文献
期刊
在19世纪的英国,约翰·埃佛里特·米莱斯是当时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艺术作品带有很强的表现力,在色彩方面,具有装饰性的效果,构图上能够处理复杂的生活场景,在他一生的创作艺
在这个传媒不断革新的时代,数字媒体已经开始真实的入侵我们的日常生活,并逐渐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晋南木刻年画作为山西版画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代
中国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中国绘画乃至世界绘画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位
期刊
前南斯拉夫,地理上处于巴尔干半岛,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历程中,前南斯拉夫战火不断,经历了数次斗争,仅国家名称就变更了四次,每次的斗争都牵涉到各民族间生活习惯、社会习俗等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