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是白细胞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酶,它可以促进脂质过氧化,所以被看作是一种促进动脉硬化的介质。MPO基因-463位点存在多态性,国外已有研究表明MPO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国内尚少见这方面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扬州人群中深入探讨MPO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219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组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组97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组48例;健康对照组70例,以上均由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各组血浆MPO的含量。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和基因测序法判定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同时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等水平。【结果】1 ACS组MPO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2 MPO在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MPO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1-20分、21-40分、大于40分组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3血浆MPO水平与WBC之间呈正相关(P<0.05),但与传统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无相关性。4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上均存在明显的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X2=7.711, P<0.05)。携带GA型基因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发病率是携带AA型基因的3.10倍;携带型GG型基因的CHD发病率是携带AA型基因的2.70倍。5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组基因型总体分布,以及三组之间G、A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变程度的各组中,1-20分组、21-40分组、>40分组基因型总体分布以及它们之间G、A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MPO含量与CHD临床病情的严重性相关,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提示血浆MPO增高可能有助于增加斑块的易损性,因此与ACS的发生有关。MPO可望成为一种预测ACS的炎症标志物。CHD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MPO-463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及血管狭窄程度有显著差异,且单点突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较高,从而提示MPO基因-463G/A多态性可能会影响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