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语言研究中的比较,可以是在同一种语言内部进行的,也可以是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开展的;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英语和汉语,就其语系来说,一个属印欧语系,一个属汉藏语系,所以,语言结构大相径庭。然而,由于对比语言学的兴起以及语言教学和翻译的需要,这两种语言的异同点不断地被挖掘出来,有力地推动了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及汉语语法的研究。
歧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它的普遍存在是语言共性的表现之一。然而,事物总是相对的,在语言共性的背后还有着语言个性的存在。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结构,不同的民族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语言中会产生不同的歧义现象。这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对比研究。朱德熙先生说过:“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里得到反映。因此,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于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
几十年来,国内对于汉语和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做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对于歧义在两种语言中表现的异同并未做广泛而深入地对比分析。本文旨在运用语言学的对比研究的方法,在全面考察两种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的基础之上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主要从语言内部因素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同时也讨论了它们在语法理论研究、外语教学以及翻译中的应用的。
本文共分八章:一、绪论;二、歧义的内涵及类型:三、汉英词汇歧义比较;四、汉英句法歧义比较:五、汉英语义歧义比较;六、歧义研究的方法;七、汉英歧义现象比较研究的意义;八、结论与展望。其中,第二、三、四、五章是本文着重叙述的重点。
在接受各位学者划分歧义类型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歧义有语言结构内部歧义与语言结构外部歧义之分。由语言结构内部产生的歧义分为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义歧义;语言结构外部歧义主要是指由语用引起的歧义现象。本文的对比研究是在纯语言学的平面内进行的,不涉及具体的、特定的情景和上下文,即只对比研究语言结构内部歧义,而由语用引起的歧义现象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参照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为了便于对比,在划分歧义的类型方面我们主要采纳了石安石先生提出的歧义归类的方法。当然,我们并未完全照搬,也没有接受他的“组合歧义”的概念,而是把歧义分为三个大类: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义歧义,其中词汇歧义中包括由语音引起的歧义现象。我们认为,这种分类基本能够概括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歧义类型。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汉英两种语言中词汇歧义都大量存在,特别是由语音引起的歧义现象则具有更大的共性,完全可以归纳为一样的类型,但在这两种语言中很难找到完全相对应的词汇歧义。在句法歧义一部分,我们着重讨论了三种歧义形式:多重句法层次引起的歧义、多种句法结构关系引起的歧义和层次及结构关系都不同引起的歧义。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由于英语的语法形式比汉语要严谨得多,所以,在句法歧义出现的机率方面要远远小于汉语。语义歧义的分析则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所以,首先我们对汉语的语义歧义和英语的语义歧义分别进行了考察,然而把它们加以比较。结果发现两种语言在语义歧义的表现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最典型的例如由“施事/受事”关系不清所造成的歧义现象。
其它几种情况亦是如此。总之,歧义现象的研究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虽然汉语和英语是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歧义现象在两种语中的表现有相同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差异。这种所表现出来的相同点之间从某一个方面正反映了语言的普遍共性,而它们之间的差异之处也正表现了不同类型的语言的各自的特点。通过这种对比,我们更能够清楚地认识这两种语言在各个层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这两种语言的内在本质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本文对汉英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的比较研究还仅仅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期待将来能够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