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素生平之补正及学术思想的探讨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stol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之医家,终可归为三类,一类则属名实相符之人,此类占多数;第二类则为名不副实之人,此类占据少数;而第三类则为有实而无名之人,此类学者之数目,最难统计,因其生平颇难觅得,此即成为学术研究之最大障碍。对其生平认知之讹误,不仅造成学术传承之阻碍,亦遮掩了其学术观点于一定时期发展、衍变。故笔者撰文之目的之一,即以生平补正为入手点,对张元素之学术观点进行一番力所能及之探讨。宋末金初,为医学发展继往开来之期。当代环境亦造就了具有变革精神之医者,张元素、刘守真即为突出之代表,其所开创的医学流派之争,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脏腑、六气辩证之根基;亦打开了后世温补、寒凉之争的先河,故于医学史中占举足轻重之位。金元之后,自张元素起,医家对经典理论多持实用、致用之态度,亦侧重于对“五行学说”之探讨。并突破了前人仅赖“考据”、“训释”的陈腐之风。自此,医学之风貌首为之一新。此外,自宋徽宗始,政府倾力整修四部经典,一为天宫宝书(即宋本道藏)、二为术藏集成、三太平御览(即宋版儒藏)、四即圣济总录(医藏),宋以“四藏集成”昭示汉人学术之成就,故当代之学,皆出此类,此即构成社会思潮之主导趋势。后金统之期,尊术重道之风流行亦甚广,道、术、理学三家影响深远,且对医学之改造且尤为突出。医学之理论遂即呈多元分化之分势,医家之传承亦破除了一派独占之局,代之则为各家争鸣、协并发展之象。此间易水、河间两派影响甚巨,后四大家之丹溪、子和、李东垣皆属两派之附属。明清之后,诸多医学流派亦为金元二派之遥承。除却此类因素之外,且另有一值得深思之问题,即金元医学之兴起,考据大都明确。《医史》曾载,宋之后医者合有数十万计,且多为自幼秉临证之学。而金元之四大家者及易水河间之祖师,皆半途出道,其不似长期积累且临证经验丰富之医家。其多承“术数”、“道学”、“理学”等论而崛起,且于短期内,异军突起。出道虽晚,但名垂久远,成就极为突出。此即言明,传统医学并非单以“实践、临证”为方法,掌握准确之思维规律,当为医学发展所遵循之路径。而金元之医家,多破除此流弊,积极探索新思维、新方法。尤其易水、河间两大学派,贡献尤为突出。故“医道从此而中兴”,此形容恰如其分。诚然,易水之学影响值得肯定。但其开山祖师张元素之生平之湮灭,直致部分学术观点的遗失。因此,笔者撰此文目的亦有三:一则为力图挖掘、整理其生平信息及所处之时代背景。二则以当代学术思潮趋势为本,发掘、探究其学术观点形成之因果。三则以此明示医学之理论,当不应拘于一家、一派之言。如孙真人言:不知易,不可为中医,凡紫薇、奇门、太乙、六壬皆须通晓。且对历代医术之研究,还须广为延伸。若不清其渊源,则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对学术之态度,虽要端正,但亦要积极假设并给予明确考证,且言之有据,还须立足背景,且言之确凿。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自媒体市场的日益成熟,作为社交新宠的短视频App影响力逐渐扩大。近些年来,一些自媒体不断暴露出信息污染、信息安全、信息蚕房固化、群体极化倾向等信息
《构造地质学》中,“不过球心的平面”的说法有待商榷。在“极射赤平投影”的概念下,所有倾斜平面都假定通过球心,其赤平投影为一个大圆弧。赤平面上的小圆是圆锥面的投影。
疫情之下,如何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开展线上教学,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发现,除了与传统中文线上课程面临的“网络负荷高、教学平台不稳定”等同样问题之外,
安徽大别山北坡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和华东、华中、华北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区,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据初步统计,该区有维管植物173科648属1477种,其中种子植物有146科59
本学位论文针对非完备市场中实物期权与部分信息相关的若干问题,运用统计滤波技术、随机控制理论、均衡定价和消费效用无差别定价方法,建立严格的数理金融模型,研究实物期权定价
儿童处于旺盛的新陈代谢和快速生长阶段,身体形态及各部分比例的变化比较大,儿童时期的生长发育对成年后的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北京城区384例健康少女(9.7~10.5岁)双能X线骨
期刊
随着电在工业、高科技领域及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电烧伤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电烧伤以四肢多见,且损伤严重,致残率高,是烧伤治疗中的难点之一。因此,对严重电烧伤病人的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