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唐陵雕塑为例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遗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自然以及人为原因,这些极具历史、艺术、文化及考古价值的文化遗产,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破坏。其中唐陵雕塑就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其保存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文物保护正在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不仅可以对文化遗产的本身做到一个很好留存,也将其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进行广泛的传播。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文物的保护不再停留于文物的本身,宣传文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亦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内容。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增强现实技术作为其最终的展示手段之一,正在成为是一种全新的文化遗产的原地保护模式。  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是对遗产本体的保护、修复,数字化的保护是对文物信息的保护。该课题以唐陵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前提,从增强现实自身的技术特点出发,将增强现实技术具体应用到唐陵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即针对唐陵保护的实际需求,通过消化、吸收当代科技成果,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具体的保护实践当中,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并与传统的唐陵保护方式作比较,分析得出其所具有的优势,即生动性、交互性、传播性。基于手机屏幕以及特殊的电子显示屏幕的增强现实技术展示,不仅为唐陵雕塑的展示手段增加了互动性,也消除了其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可以领略到唐陵雕塑的恢弘气势以及文化内涵。  在社会愈加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在,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符合文化遗产保护趋势的。它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展现出文化遗产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该课题的研究紧跟数字时代发展潮流,利用前沿科技手段,整合文化遗产的构成元素,传承其文化精髓,赋予古老的文化遗产新的文化生命力。
其他文献
期刊
工笔画是中国画重要的绘画表现形式之一,表现为用笔工整、造型严谨、设色细腻、侧重于写实等基本特征,但因其绘制方法上的程序性和反复性,人们往往忽略了其内在的写意性,其实
期刊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到世界各地旅游。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源面临着过度开发的危险。因此,“生态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产业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