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进程的改革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有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概念教学”备受关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和科学思维,就要求教育者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化学概念在化学知识体系中具有统摄地位,是化学学科的精髓和核心内容,但是由于一些化学概念复杂难懂,学起来枯燥乏味,学生对概念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并且错误的认为化学概念的掌握就是死记硬背。在此背景下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层面上关注概念教学,减弱化学概念相异构想造成的学习困难刻不容缓,因此化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所学概念相异构想的特点及成因,并且掌握相异构想的转化策略。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来了解国内外对于化学概念相异构想的研究现状,分析化学概念相异构想成因的理论基础。然后将化学概念分成三类,分别为具体化学概念、定义性化学概念、技能化学概念,结合对一线教师的访谈,确定研究范围为这三类中学生常出现相异构想的化学概念,并结合每一类化学概念的特性,划定研究重点为抽象程度高的定义性概念。同时,针对每一个待测的化学概念,对学生进行半开放式问卷测试,了解关于待测化学概念,学生的头脑中都存在哪些相异构想,为二段式测试卷选项提供依据,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其次通过二段式测验,深入挖掘学生针对每一个具体概念产生的相异构想,并逐题分析产生相异构想的教学环节和可能的影响因素,整合数据并做好概念相异构想的结果统计。最后,根据调查数据,得到学生化学概念相异构想的产生与化学概念本身的抽象程度、学生自身素质、教师职业素养等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异构想的不同成因特点提出对应的符合教学实际的解决策略,如:认知冲突策略、概念图策略、对比教学策略等,为化学概念相异构想的转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