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财务困境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财务困境研究视角集中在财务因素方面。由于存在财务信息披露滞后性以及财务信息极有可能被管理层操纵等原因,所以只考虑财务因素对财务困境的影响显然欠妥,相关的研究结论存在局限性。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公司治理机制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学者们开始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困境的影响,相关文献表明:公司治理结构是导致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目前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财务困境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结构、董事会及监事会方面。股权结构及董事会治理效率不仅直接影响公司高管及股东之间的权力制衡,进而影响公司治理机制能否发挥有效作用以及间接影响财务状况。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股权结构及董事会特征对财务困境的影响,并首次在模型中加入前三名董事报酬和独立董事津贴这两个指标。本文以2011年期间的ST公司为财务困境样本公司,并按照“行业相同、规模相近”的原则选取非ST公司作为财务困境公司对照组。在财务困境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从股权结构及董事会两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由于因变量是二值响应变量,本文建立了Logistic模型。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及董事会特征在这两类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国有股比例与财务困境发生概率显著正相关;(2)股权制衡度与财务困境发生概率显著正相关;(3)董事会人数与财务困境发生概率显著正相关;(4)高管持股报酬比例与财务困境发生概率显著负相关;(5)董事长持股比例与财务困境发生概率显著负相关;(6)股权集中度与财务困境发生概率负相关但不显著;(7)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与财务困境发生概率负相关但不显著;(8)独立董事比例与财务困境发生概率负相关但不显著;(9)独立董事津贴与财务困境发生概率负相关但不显著;(10)前三名董事报酬与财务困境发生概率显著负相关;(11)控股股东董事比例与财务困境发生概率显著负相关。本文最后依据以上实证结论,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情况,从优化股权结构及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等方面提出对策以规避财务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