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对教学的干扰及调控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wf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信息化的现代教学之路。作为目前在基础教育中运用得最广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多媒体课件被广泛运用在各类学科教学中,并凭借其优势对教学的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多媒体课件集声像图形于一体,丰富的色彩和动画设计等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收、理解和内化。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并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是部分教师观念认识偏颇和能力发展不足,导致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对教学产生了一些干扰,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阻碍了教学信息化的进程。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课件应用的优势、规避其不良影响、实现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经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有关于在课堂中多媒体课件应用对教学的干扰的文献资料中,一则多集中于面向所有学科的宽泛研究,学科针对性不强,从某个学科角度单独开展的专门研究较少;二则对干扰现象的陈述比较多,但对现象的原因挖掘和探讨较少。作为语文课基本元素的“语言文字”模糊性和抽象性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较容易涣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生动形象的设计有利于实现学生注意力的二次集中,增强学生对文字所指的直观感知;然而,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是重要的课程目标,而小学生好奇心强,学习意志力薄弱,这就对多媒体课件应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选择小学语文这一学科背景,考察小学语文课程的内涵与特点,并结合调查学校实践情况,分析其存在问题与面临的困境,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操作两方面探索总结出干扰的缘由和类型,提出调控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课件应用对教学的干扰的策略。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具体的论述:导论部分主要包括本研究选题缘由、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第一部分首先明确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与价值。在本质上,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技术的客观规律性与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在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深化小学语文的教育改革方面都具有一定价值。第二部分阐明了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标准。这是笔者在案例调查中编制课堂观察量表、访谈提纲的依据,包括紧扣教学目标、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美化教学环境、活化教学主体。第三部分分析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现状。本部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笔者的调查资料,从多媒体课件设计本身、教师操作、学生接收信息、师生互动等方面挖掘存在的干扰问题以及师生对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困惑和期待。第四部分总结了小学语文中多媒体课件应用对教学的干扰的类别,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淡化,形成视听冗余;教学内容浅化,弥散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固化,唯多媒体课件是尊;教学环境不谐调,压缩师生思考交流;教学主体被动,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第五部分对小学语文中多媒体课件应用对教学的干扰进行了原因探析,主要包括教师认识偏颇、教师的信息能力缺失、教师的教学艺术缺乏、教师未能熟练掌握学习注意规律。第六部分是本研究的难点。基于上述的干扰问题,笔者尝试性提出调控策略,以减弱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的干扰,实现多媒体课件应用效果的最优化,主要包括以人为本,提高信源能力;以教学优化为标尺,完善多媒体课件应用;以学习主体为本,发展信宿的主观能动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备课的质量对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成为研究者的努力方向。 新一
公学是英国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部分。在其6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学有过万众瞩目的辉煌,也经历了千夫所指的低靡。它的缺陷为世人所批判,但它的成就更为众人所关注。一直以来,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进行研究,指出了福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今后的发展走向。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育的经济功能左右了人们的视野,学校变成为个人职业成功和国家经济繁荣服务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