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过渡礼仪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xy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自出版以来一直被当作一部青少年文学作品研究,但至于其是否属于西方传统的成长小说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商酌。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该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最终有没有走向成熟。一直以来,认为霍尔顿走向成熟的人大有人在,但他们所收集到的“证据”似乎都显得过于零散,因而也就缺乏信服力,近似于猜想。有鉴于此,本文引进人类学研究中的相关理论和成果,把《麦田里的守望者》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礼仪,这样霍尔顿的成熟就变得有理有据了。 “过渡礼仪”是指标志着个体“从一种社会地位转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时所举行的礼仪”,如出生、成年、结婚和死亡等。它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分离阶段、阈限(过渡或边缘)阶段以及聚合阶段。本文认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正是以文学的形式对这一仪式习俗进行了记载。其中,主人公霍尔顿离家辍学相当于仪式的“分离”阶段,而他在纽约街头的游荡则视为他必须经历的一个“阈限”,最后在妹妹菲苾的帮助下,霍尔顿放弃了“守望者”的梦想,重新与家庭和社会相“聚合”。因此,挖掘和再现小说中的这一仪式习俗便成了本文的首要目的;其次,运用“过渡礼仪”的分析模式,对霍尔顿的成长进行分阶段研究,说明霍尔顿走向成熟并不是评论家的一厢情愿,而是“仪式”使然,希望对该小说被划为“成长小说研究”之列有所裨益;最后,通过对“过渡礼仪”的介绍,以期引起文学界对“过渡礼仪”中“阈限”理论的关注。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回指一直是语言研究的热点,但是直到目前还没有研究涉及意识流小说中的回指问题。意识流小说以揭示人物内心奥秘的意识流表现技巧而著称,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