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经久弥盛的生命不仅在于其本身的杰出成就,更在于一代代读者的发掘和创造。然而,就目前《史记》研究现状而言,读者往往是一个被忽略的视角。鉴于此,本文将以西方接受美学为理论参照,就《史记》在宋代的接受状况作具体而微的研究。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进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从《史记》发展的实际出发,建构《史记》接受史研究的方法体系。两千多年的《史记》研究尽管在文学、史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一直以来,研究者始终徘徊在作家和作品间,而将文学研究的另一维度——读者长期搁置了。接受美学的介入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它为传统《史记》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气息。在该理论的参照下,笔者将以宋代为切入点,在文章的第二至第四部分,分别从效果史、阐释史、影响史三个角度作全面、深入的考察。效果史研究紧扣宋代独特的文化背景,揭示《史记》集刻本史、选本史、说唱史三位一体的接受盛况,及其审美效应的深层原因。阐释史研究从编纂体例、班马异同、文章风格、史公三失、人物品评等方面展现宋人对《史记》的阐释历程,探究宋人独特的文艺风气和审美倾向。影响史研究通过宋代诗歌、词、散文、话本等与《史记》的关系的考察,总结《史记》对后代的影响规律。 在接受美学的观照下,我们得以窥见不同身份立场、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史记》作出的不同接纳反应。较之传统研究,它赋予历史和现实的读者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希望这样的研究能对传统《史记》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