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通过研究疏肝调脂合剂对酒精性脂肪肝(痰湿瘀阻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B超、血脂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探讨酒精性脂肪肝(AFL)的发病机理。从而提高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揭示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并为临床中药利湿祛痰、活血化瘀法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病例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口服东宝肝泰片),治疗组(45例,口服疏肝调脂合剂)。两组均连续给药60天,分别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主症(脘腹胀满、胁肋胀痛或刺痛)、次症(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善太息、头身困重)、体征(舌苔、脉象)变化及肝功能、B超、血脂水平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①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34%。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主症、次症、体征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显著。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降低主症积分(P<0.01),尤其对胁肋胀痛疗效有极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次症及体征积分较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P<0.01)。③治疗组ALT、AST、GGT均有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尤其是GGT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治疗前后血脂检测表明,治疗组治疗后TC、TG均有降低,HDL-C均有提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尤其是TG降低,HDL-C提高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⑤治疗后B超检测表明两组积分均有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①疏肝调脂合剂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痰湿瘀阻型)具有明显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B超、血脂水平,优于东宝肝泰的治疗;②具有疏肝理气、利湿祛痰、活血化瘀功效的疏肝调脂合剂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保护肝细胞,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改善脂质代谢等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