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复语尾大致相当于一般所说的助动词所包含的内容,与助动词不同,复语尾只接续于动词之后,是山田孝雄的用语。日语动词语尾复杂而发达,为表现说话者复杂的思想内容,由第一语尾分出第二语尾,即山田孝雄所指的复语尾。本论基于对复语尾的认识,对其中具有陈述确定这一表现功能的复语尾进行考察。根据山田文法,复语尾中除"る""らら""す""さす""しむ"为属性表现相关的复语尾,其余均为陈述表现相关复语尾。其中"つ" "ぬ" "たり"为与陈述确定表现相关的复语尾。据先行研究表明,以往对这三个词的研究大多基于助动词的理论展开,为表现时间的助动词,具有表现完了意义。而本论则从山田文法的复语尾理论出发,摆脱时间概念的限定,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つ""ぬ""たり"的句例进行分析,从而对其所具有的陈述表现功能进行考察。在山田文法中,作为复语尾的"つ""ぬ""たり"都具有陈述确定的表现功能,但在具体运用中相互间存在差异。笔者通过分析具体例句发现,"つ"在陈述事实状态时偏向于直写(主观)的角度,即从说话者自身出发,主观地表现对所陈述内容的确定。"つ"所表现的内容大多为说话者知觉内所完结的活动。另外,"つ"的连用形"て"的陈述表现也较为复杂,可总结为以下五种:1、重文用法;2、重语用法;3、直接接续在形容词连用形后,中间省略动词的用法;4、直接接续在助词后,中间省略动词的用法;5、"て"之后接续副助词的用法。与"つ"相对,"ぬ"在陈述事实状态时偏向于旁观(客观)的角度。"たり是由"つ"的连用形"て"之后接续存在动词"ぬり",即"て+たり"的形式变化而来的。其在陈述表现上较为显著的特点是表示动作状态的结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