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吸引子理论的同化方法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60791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提出的基于大气吸引子理论的同化(CDA)思想的基础上,利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同化方法4DSVD,给出了详细同化方案,并且用标准Fortran90语言编写完成了模块化的4DSVD同化系统。首先利用简单的Lorenz-28变量模式进行了理想数值试验,对4DSVD与4DVAR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通过简单三维试验研究了观测误差、模式误差和样本误差对4DSVD分析误差的影响。同时初步研究了样本的选取方法和样本容量与4DSVD分析结果的关系,讨论了基向量个数对4DSVD分析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及观测系统模拟数值试验对4DSVD的同化性能进行了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简单数值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其次,利用大气初始场信息随时间衰减的性质,提出了带时间权重的同化方法TW4DSVD,讨论了时间权重的物理意义;比较了线性和指数两种不同权重函数形式对同化效果的影响;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做了一系列观测系统模拟试验,对TW4DSVD的同化性能进行了初步检验。最后,考虑到日益增多的各种非常规观测资料,通过改进TW4DSVD提出了适用于观测算子未知或观测算子误差很大情况下的同化方法NOO4DSVD。并利用模拟的卫星辐射资料进行了理想数值试验,对NOO4DSVD进行了初步检验,并对NOO4DSVD与TW4DSVD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全文,得到以下主要结果与结论:(1)与4DVAR相比,4DSVD可以用相对较少的计算量获得和4DVAR基本相同的分析场,在观测量较多的情况下分析结果4DSVD与4DVAR相当,在观测量较少的情况下分析结果4DSVD可能优于4DVAR;由此可见,4DVAR的分析结果对观测量的多少十分敏感,4DSVD反之。对于4DSVD,并不是基向量个数越多越好,而存在最优的基向量个数,并且对于实际情况最优的基向量个数远远小于模式自由度。最优基向量个数不仅仅由吸引子相空间的维数决定,还与观测误差,观测量等其他因素有关。4DSVD能够用完整模式动力作为约束,保证分析场与模式动力相平衡,但这需要更多试验进一步验证。4DSVD分析误差的主要误差源是截断误差、样本误差、观测代表性误差、观测误差和模式误差。截断误差产生的分析误差随着基向量个数的增多而减小;观测代表性误差、观测误差和模式误差引起的分析误差随着基向量个数的增多而增大。同时样本选取方法和样本容量对分析误差有重要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本文认为采用历史模式结果作为样本源可以大大节约计算时间,间隔一定时间取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样本间的独立性,还可以减少所需要的样本容量。分析误差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当样本容量达到一定的量时,分析结果不会再随着样本的增加而有明显变化。对于实际的中尺度大气模式和模拟的传统观测资料同化,几百个样本就可以满足需要了。(2)在4DSVD中对不同时刻的观测引入不同的时间权重系数是合理的。与4DSVD相比,TW4DSVD的优点是它拓展了同化分析时刻,可以将同化时间窗内的任意时刻作为分析时刻。试验验证了权重系数与同化时刻时间间隔的关系满足指数衰减的函数形式,与理论结果一致。权重函数中参数的物理意义是权重衰减到1/e的时间,存在最优权重衰减e折时间。模拟观测系统试验表明TW4DSVD在实际的模式和模拟的探空观测情况下,同化效果比较理想。(3)NOO4DSVD和TW4DSVD一样具有同化卫星辐射资料的能力,可以得到较好的温度和湿度廓线,但是对其他要素,NOO4DSVD同化能力优于TW4DSVD。NOO4DSVD的分析误差对观测误差的大小相对比较敏感,而观测误差对TW4DSVD的分析结果影响相对较小。对于温度,NOO4DSVD的分析误差在有些层比TW4DSVD的分析误差小,有些层比TW4DSVD的分析误差大。对于湿度,NOO4DSVD的分析结果要明显优于TW4DSVD的分析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微波通讯频率的不断提高,电子系统的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日趋严重,探索高频段吸波材料越来越迫切。针对传统的铁氧体吸波材料工作频率低,难以满足目前的需要,近年来磁性金属吸波材料的研究己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围绕提高材料Snoek极限这一关键:即提高材料自然共振频率和磁导率乘积,利用片状磁性金属颗粒中同时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和非单轴形状各向异性等效场这一特点,设计探索高自然共振频率和高磁导率材料,
膜世界理论为我们在高维时空的框架下解决一些物理学中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本文主要讨论了温度对厚膜世界及其上费米子局域化的影响。首先,我们在第一章中综述了早期的额外维理论和现在的膜世界理论及标量场理论中的温度效应。其次,在五维卷曲时空中,我们讨论了背景标量场自相互作用势中的质量参数的变化对厚膜及其上费米子局域化的影响,其中实标量场的自相互作用势是φ6势,且膜是平直的。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
1736年,Euler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图论的学术论文,他在其中研究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从此,图论这门新的学科诞生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图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众多有趣的图论问题也应运而生,比如哈密尔顿问题,染色问题,连通性问题,匹配问题等等.随着图论的发展,它的成果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信息学,化学,社会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时至今日,图论已经成为一门极其实用的学科.对于一个图G,如果G中存在
本论文通过对一系列温度下水与AOT物质的量比为ω=40的AOT/水/异辛烷微乳液和ω=12的AOT/水/甲苯微乳液进行静态光散射测量,获得液滴的分子量、AOT的聚集数和不同温度下的第二维里系数,探讨了液滴间相互作用的焓贡献和熵贡献。实验观察到AOT/水/异辛烷体系的第二维里系数小于硬球的第二维里系数,表明液滴间的相互作用势为负值;随着温度升高,第二维里系数减小,微乳液滴的相互吸引势增加,液滴更趋于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孤子解是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激发。稳定的激发模的实验的实现有重要的分析价值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寻找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准确孤子解是研究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的主要方向。近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非线性系统的调控手段变得更加灵活,进而描述这些系统的非线性方程相应地扩展到更加一般的方程,我们把它称之为非自治非线性方程,对它的非自治孤子解的研究就成为了关注的一个
设G是一个图,M是G的一个完美匹配.若M的一个边子集S只包含在唯一完美匹配M中,则称S是M的一个强迫集.M中最小的强迫集的大小称作M的强迫数,它对应于化学中的内自由度.强迫数得到了化学家和图论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关于完美匹配的“强迫”思想在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相关概念,其中包括本文研究的全局强迫数和反凯库勒数.图G的全局强迫集是指能完全区分开G的所有完美匹配的边集,即G的任意两个完
反问题往往是不适定问题,特别是数据的微小改变会导致解的巨大变化.因此在反问题的研究中,人们最关心的是恢复解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数学家们引入了各种正则化方法,如Tikhonov正则化方法, Landweber迭代正则化方法等等.近些年来,一些非经典的正则化方法出现在了反问题的研究中,如Fourier截断方法,小波方法等等.本文利用两类非经典的正则化方法对几类反问题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给
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 Pd)是一个联通两个邻近的植物细胞的共质体通道。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GFP和At1g19190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成功转化拟南芥。通过与AtRGP2:YFP融合蛋白共定位以及苯胺蓝染色实验,结果表明At1g19190可能定位于胞间连丝;用细胞骨架阻断剂处理稳定表达GFP:At1g19190的转基因拟南芥,结果表明只有在秋水仙素处理后能够扰乱At1g191
植物花期的时间与格局对于繁殖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外界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因素之外,花期物候还要受到本身的特性与进化历史的影响。我们通过对于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草本群落的物候观测,探寻了物候期与群落动态,物种特征以及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如下的结果:1).高寒草甸物种数的季节性变化并不大,其在生长季早期便趋于稳定。比较而言处于花期的物种数变化更为剧烈,而物候期的变化则呈较强
在项目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一系列问题,会阻碍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文章梳理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之间的关系,对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策略,旨在规范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行为,为项目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