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LED和植物生长灯两种人工光源,研究了不同LED光质对辣椒和黄瓜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不同光质补光对夏茬小西瓜的影响以及不同补光时间对日光温室夏茬番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果:(1)以辣椒为研究对象,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5种光质处理,即红光R、蓝光B、红蓝比为(7R/1B)、红蓝比为(5R/1B)、自然光CK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筛选对辣椒生长最优的光质。结果表明:①对辣椒种子萌发以R处理最优,发芽率高于CK(18.67%),且随着红蓝复合光中R占比例的增大,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株高、鲜重、干重、根长等指标都在逐渐增大;②以种子萌发指标、幼苗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荧光进行评价,为5R/1B处理(55.97%)最优,CK(49.05%)最差;以与冷害呈相关性的相对叶绿素、电解质渗透率、s OD、POD以及CAT等指标进行评价,为5R/1B处理(58.16%)最优,B处理(43.600%)最差;综合以上情况得出,对辣椒生长发育最优光质为5R/1B处理。(2)以黄瓜为研究对象,通过5种光质处理(红R、蓝B、红蓝比7R/1B、红蓝比5R/1B、自然光CK)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筛选对黄瓜生长最优的光质。结果得出:①R处理下种子发芽率最高,高于CK(25.9%),且株高、鲜重、干重、根长等指标都在随着复合光之中红光占比例增大而逐渐增大,株高以R处理最高,高于CK(1.23cm);茎粗以7R/1B处理最好,高于CK(0.43mm);根长以7R/1B处理最大比CK长1cm;②幼苗经低温处理后,各处理相对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透率、SOD、POD及CAT均发生变化,且在处理第5d存在显著性差异,抗寒性表现最优的光质为5R/1B。综合以上情况得出,对黄瓜生长发育最优光质处理为5R/1B和7R/1B。(3)以小西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5种光质(红R、蓝B、红蓝比7R/1B、红蓝比5R/1B、自然光CK)对小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对小西瓜最优的光质。结果得出:①各处理幼苗株高、茎粗有显著性差异,均为B>5R/1B>7R/1B>CK>R;②对开花坐果的影响:5R/1B处理下小西瓜花期最早;R、7R/1B和5R/1B处理的雌花数均显著高于对照。③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各处理下的小西瓜维C、有机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均以R处理最高,对照最小;平均单果重依次为B>R>7R/1B>5R/1B>CK。综合上所述,蓝光利于小西瓜生长发育及产量提高,红光利于小西瓜的品质的提高。(4)通过植物生长灯对温室内番茄整个生育期进行不同补光时间处理,结果得出:①补光8h和9h利于植株株高和茎粗的增加;补光10h利于果实横纵经的增加,相比对照果实横纵经分别增加22.6%和14%;②补光8h和10h可促使植株提前开花2天,并提前坐果15天,补光9h和10h均使坐果率增加了4.8%;③补光10h分别使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20.5%、24.7%、36.3%,使有机酸含量降低了32.4%;④补光10h下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最大,单果重增加了20.5,单株产量增加了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