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入华耶稣会士笔下的耶稣故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t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入华传教士的中文著作,以其自身所具有的跨文化、跨学科性而成为历史、文化、哲学等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学者们对传教士文献的文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台湾学者李爽学的《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即是名例。在相关论题的研究中,学者们只是从历史的、文化的或神学的角度探讨了晚明耶稣会士是否宣讲了耶稣基督的问题。柯毅霖在《晚明基督论》中通过大量的材料证明了耶稣会士确实宣讲了耶稣基督。晚明耶稣会士宣讲了怎样的耶稣,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相关方法,着重分析晚明耶稣会士对福音书中耶稣故事的改写,并且从中国晚明主流文化背景中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做文献综述,确定本研究课题的由来、论旨及其研究理论方法。正文部分分三章加以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耶稣,包括福音书中叙述性的耶稣故事和宗教意义上三位一体、神人二性的信仰中的基督。第二章主要论述在晚明第一批来华耶稣会士宣讲了怎样的耶稣。耶稣会士的四部中文著作(罗明坚的《天主圣教实录》、利玛窦的《天主实义》、庞迪我的《庞子遗诠》和艾儒略的《天主降生言行纪略》)中,他们注重于叙述性耶稣故事的宣讲而很少论述三位一体和神人二性等内容,并且采用增、删甚至以篡改的方式宣讲耶稣故事。以至在中国晚明流传的耶稣故事既源于福音书的原型又不同于福音书。第三章通过研究皈依者和反教人士对耶稣故事的解读,探讨中国主流文化特性及其改写耶稣故事的必然。结论部分,在理论上分析耶稣故事在中国流传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并概括本文论点。
其他文献
以某台1 000 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区计算简化高参数超超临界锅炉炉内对流与辐射传热模型,分析不同锅炉负荷条件下膜式水冷壁工质温度的分布规律,将计算结
期刊
@@
崛起于晚明诗坛的竟陵派在经过“靡天下以从之”的盛况后却遭到贯穿整个清代的非议,至中叶,《四库》毁之尤盛,几成定局。为了对竟陵派的实际情况及其在明清两代产生的影响有一个
哥特式小说是盛行于18世纪后期及20世纪早期的一种神秘、恐怖小说。小说里充满幽灵鬼怪、邪恶力量、古堡、修道院、巧合等因素。“哥特式因素”在文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摘 要:在新课改中,小学数学要打破传统教学途径,让数学源自于生活并回归生活。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况结合起来,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现实中,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途径感到迷茫,无从下手。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生活情景  数学源自于生活并服务生活,只有结合生活才能使数学知识摆脱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