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聚并脉冲筛板萃取塔传质强化与模型化的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ch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 液两相体系具有非常复杂的流动和传递特性 对其基本规律的全面掌握是萃取塔设计与放大的核心 本文对分散 聚并脉冲筛板萃取塔传质强化的基本规律与模型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探讨了液滴分散 聚并行为强化传质的基本规律 对萃取塔设计与放大这一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分散 聚并脉冲筛板萃取塔内 发现两相流动特性曲线存在一个明显的转折点 并给出了转折点滞存率定量计算的公式 在高滞存率下 两相流动主要受液滴的分散行为控制 可采用 Pratt 修正式进行描述 而在低滞存率下受液滴聚并行为控制 Pratt 修正式不再适用 利用本文提出的公式可以准确地预测滞存率 在对标准板串结构与两种分散 聚并板串结构的传质性能比较的基础上 发现在保证液滴良好分散状态的前提下 引入适度聚并 借助液滴的表面更新效应可以显著的强化传质过程根据液滴聚并产生局部相分离的现象 在相分离过程的 面积原则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分散相局部聚并比率的概念 并给出了定量计算公式综合分析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 发现当分散相局部聚并比率小于 10 时可以防止液滴的过度聚并 提高传质性能根据两相对近红外激光的折射率不同 本文发展了一种在高滞存率下准确 可靠的测量液滴运动速度与粒径分布的新型激光光纤探针技术 得出了在脉冲筛板萃取塔内不同粒径液滴的实际运动速度相同 且运动速度仅与脉冲强度相关这一重要结论 并给出了预测液滴平均粒径的关联式考虑了液滴分散与聚并对脉冲筛板萃取塔性能的影响 从液滴微观传质机理出发 结合新型测试技术获得的重要数据 本文建立了一个单参数动态组合模型估算设备的传质性能 该模型接近实际情况 数学方程与边界条件简单 可获得全局最优解 为更加准确地进行脉冲筛板萃取塔的设计与放大提供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分子荧光从分子传感器到分子开关以及进而向逻辑器件的演变过程。正是由于分子荧光的特殊性质,如灵敏度高、响应快、可以在单分子水平上和远距离监测、易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案例小故事:看见小区附近的一家理发店即将开业,开业前的酬宾活动力度特别大,王先生就花钱办了张1500元的6折卡,可理发店开张不到两个月就转让给其他店做生意,王先生联系不上
熟悉网络的年轻朋友们估计没有几个不知道亚马逊网站的,这个全球范围内的大型购物网站,从最初的图书销售,发展到数码电子、办公用具、家居用品、玩具玩偶、户外运动产品等,成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于入组时、3周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
分析了电路噪声、电压波动和温度变化等对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工作状态和器件成像品质的影响,论述了设计驱动电路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的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