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了检测大豆黄酮(Da)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并利用该方法检测了大鼠血清、鸡蛋以及大鼠饲料和鸡饲料中的大豆黄酮,比较了大鼠的日采食量、增重和血清与饲料中大豆黄酮的含量的变化趋势。同时探讨了β-葡萄糖甙酸酶与酶制剂分别对鸡蛋与饲料中的Da释放的影响。 1.检测大豆黄酮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的建立 用混合酸酐法,将大豆黄酮分别与载体蛋白鸡卵白蛋白(O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 用偶联物OA-D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免抗大豆黄酮的多克隆抗体。以BSA-Da作检测抗原,琼脂扩散实验效价最高是1:16。用ELISA方法,检测了兔抗大豆黄酮的抗体,效价最高是1:7000。 建立了检测Da的竞争抑制性ELISA方法。大豆黄酮的类似物7-羟基异黄酮和染料木素与Da的免疫交叉率分别是15%和10%。包被抗原为BSA-Da,一抗为抗Da多克隆抗体,二抗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C(HRP-IgG),底物为邻苯二胺(OPD)。包被抗原及抗体工作浓度均由方阵实验确定。标准曲线在0.10-4.00μg/ml的范围内所测的吸光度值与Da标准品浓度的对数表现出负相关,相关系数R~2=0.98,回归方程为LogitY=-1.26IgC+4.37。孔间误差1.3%(n=8),板间误差4.3%(n=4)。稳定性较好,变异系数为0.70%(n=8)。检测灵敏度是0.10μg/ml,线性检测范围是0.10-4.00μg/ml。 2.饲料中添加酶制剂(CBP)与大豆黄酮对大鼠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用ELISA检测血清和饲料中大豆黄酮的含量 48只断奶SD大鼠,雌雄各半,分别饲养。雌雄分别分为4组:饲喂基础日粮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Da3mg/kg(Da组),饲喂基础日粮+0.01%的酶制剂组(E组),饲喂基础日粮+Da3mg/kg+0.01%的酶制剂组(Da+E组)。试验期持续5周。与对照组相比,雌性大鼠,Da组,日增重显著性提高34.45%(P<0.01),料重比下降2 大豆黄酮酶联兔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建)及儿在大鼠血清、鸡蛋与饲料中含量的辟测17.45%,血清中h 提高 16.53%;E fR,增重提高 25.500,料重t匕T降 6.83%,血清中加 提高 32.00%;Da十E组,增重提高 31.79%,料重t匕下降 10.61%,血清中他 提高57.60%(P<0.01);雄性大鼠,Da组,增重提高15.32%,料重比下降6.33%;E组,增重提高*.97%,料重比与对照组相似;Da死组,增重提高 7.53%,料重比下降 6.59%;血清中D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显著性增高(P<0.们人 用p-葡萄糖戒酸酶预处理饲料提取Da。饲料中 D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Da组提高23.06%,E组提高104.93%Dao组提高140.22%。 各实验组生产性能的增长趋势与血清和饲料中 Da的含量的提高一致。p-葡萄糖武酸酶与酶制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日粮中 Da的释放与机体的吸收3.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鸡蛋中的大豆黄酮及用ELISA检测其含量 产蛋高峰期依莎蛋鸡20只,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饲喂基础日粮巾a 6mg八g。从连续三天收集的鸡蛋中随机选取部分鸡蛋用三种方法提取,用 ELISA方法检测鸡蛋中 Da的含量,结果表明,蛋黄比蛋清含量高,用卜葡萄糖武酸酶预处理鸡蛋提取的 Da的效果比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鸡蛋中 Da含量提高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