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其南北、东西跨度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地理资源优势,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42.65%,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其重点难点均在农业经济发展上。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三农”产业经济发展,并号召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提升对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支撑力度,而在金融市场发展研究中,农村金融效率是衡量农村金融市场运行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水平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其次,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上及黄河下游耕地面积大,水系发达,是我国的主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均在国内前列,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典型。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这一课题,对目前山东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型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市场效率的研究以及相关理论基础,首先以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对其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使得对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有了初步认知;其次,通过选取山东省农村人均信贷余额和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为投入指标,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产值为产出指标,建立DEA模型对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山东省各地级市的的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测算数据,对山东省区域划分为鲁东地区、鲁中地区和鲁西地区,分析其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空间差异性;然后,本文选取了农村居民人均产值、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农村储蓄动员率等解释变量对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检验和序列自相关性检验构建了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通过健全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发挥农村金融市场主体作用;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政策支农力度,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发展等方面的建议提升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山东省农村经济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