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业单位作为发挥政府职能、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立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分类推进事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的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开。通过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制度,依靠法治力量和手段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已成为基本方向和普遍共识。近年来,成都市先后启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事业单位近40家。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促进了事业单位的自身发展。但随着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遇到了深化的瓶颈问题,在进一步推进中面临困难和障碍。事业单位实行法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此前国内其他省市的试点,无论试点规模还是改革成效均比较有限,其具体运行模式目前也尚无定论。加之受立法基础和现行相关政策的制约,法人治理目前还难以全面实施到位。本文尝试对成都市所辖区(市)县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试点单位进行探讨研究,为深入推进成都市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提供借鉴、指导。首先,针对本文调查的对象确定调查范畴,提出成都市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未落实、制度不健全、治理架构不规范、公共服务效能不高等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基础资料收集,分类汇总后进行整理统计,形成相应的图表,从总体上了解成都市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现状。其次,深入剖析环境、政策、制度因素对成都市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影响,找出制约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提升的具体原因。一是受行政体制改革宏观环境影响,政事关系未理顺,各方对法人治理的认识有偏差。二是受财政支持力度制约,参与改革内外动力受利益影响,法人治理运行机制不完善。三是内部运行制度不健全,理事履职制度欠缺,监事职能有待完善。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成都市工作实际,借鉴其他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成都市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合理化建议。一是完善法人治理架构,合理配置举办方和理事会职权,完善理事的产生、培训、薪酬等制度,完善理事、理事长、管理层人员职权,完善监事、监事会职权;二是完善法人治理准则,制定完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规则;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制度,完善监督评价机制、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创新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