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CT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对比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6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肺癌影像学分期与外科手术后病理分期,评价胸部CT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准确性,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正确分期的方法,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90例接受胸部外科手术的病人,术前按照临床检查及CT影像结果进行临床分期CTNM。在为全部病人施行胸廓切开术后,按照手术中探查情况和病理检查结果,再次进行病理分期PTNM。比较每个病例术前CT临床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分析术前临床各个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将CT影像中提示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与手术后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出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CT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度:Ⅰ,Ⅱ期76.7%,ⅢA期74.4%,ⅢB期97.8%。Ⅰ,Ⅱ期敏感度78.4%、特异度75.4%,ⅢA期敏感度72%,特异度77.5%,ⅢB期敏感度66.7%、特异度98.6%;CT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64.2%,特异度55.9%、准确度60.0%。结论:1)胸部CT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诊断上有较高的准确性,以CT检查结果为主的临床分期能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主要依据;2)CT检查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3)CT检查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判断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较高;4)ⅢB期肺癌判断的敏感性差而特异度较高;5)对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是以淋巴结短径的大小为依据的,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有一定的差异,敏感性、特异性均不高,应结合其它检查手段,比如联合PET或纵隔镜检查,以进行更精确的分期。。
其他文献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的姬塬油田L226区延安组延7段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以岩心、钻井、测井、测试及试油和开发动态资料为基础,利用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真实砂岩模型可视化渗流等实验方法,将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在小层划分对比基础上进行构造特征研究和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在相控基础上进行了砂体展布刻画,并对微观孔喉结构、油水渗流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等进行精细研究,确定油藏
公共政策执行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 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产生偏差,分析这些偏差的具体表现及导致其产生的阻
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社会文化需求使公共图书馆必须从单一、封闭的传统服务方式中走出来,开拓创新,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以北海市图书馆为例,对公共图书馆如何顺应时代
目的探讨触诊阴性的乳腺肿块患者应用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触诊阴性的乳腺肿块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
本试验将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用在小红肠贮存中作对比试验,在常温条件下,研究其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山梨酸钾是较好的防腐保鲜剂。
目的评价探究CCU病房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干预措施对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随机选取24名在我院CCU病房从事的医务人员进行研究调
【正】 在1988年第2期的《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上,蔡运国同志在他所撰写的《社会主义社会与民族融合》一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不是民族融合时期而是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
研究背景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ultiple Familial Trichoepithelioma,MFT)是一种少见的向毛发结构方向分化的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般在儿童期或青春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rcinoma,NSCLC)中PTTG、c-myc和p53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TM法测定60例NSCLC标
<正> 一、紫外线的杀菌作用细菌是微生物的一种,微生物体都含有核酸,核酸吸收紫外线照射的辐射能后引起光化破坏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紫外线是一种比可见的紫光波长还要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