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恶性胶质瘤是原发性颅脑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破坏性肿瘤,其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极高的致死率。目前,恶性胶质瘤的传统治疗手段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复发率高预后差,即使经过最大努力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仅有12至15个月,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也仅有5至10年。随着对恶性胶质瘤的病理及分子机制研究取得的巨大进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高效的治疗手段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寻找恰当的基因靶点一直是胶质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高迁移率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Al, HMGA1)是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可结合DNA并修饰染色质构型,起着转录调控的作用。研究表明,其在脑胶质瘤、肺癌、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肝癌等恶性上皮性肿瘤中均有异常表达,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然而其在肿瘤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诠释。细胞表面糖蛋白(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2, TROP2)是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相比于正常组织其在肿瘤中表达量上调,且与各种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最近研究证明TROP2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但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作用并没有研究。本论文分为两部分:1、探究原发与复发的GBM中HMGA1表达的不同,以及HMGA1表达的失调在GBM的恶化过程中是否会起作用。2、探究TROP2在不同WHO分级的恶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第一部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HMGA1表达与复发时间的关系目的:探究原发与复发的GBM中HMGA1表达的不同,以及HMGAl表达的失调在GBM的恶化过程中是否会起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评估同一个体的原发和复发GBM。同时分析HMGA1表达与病情无恶化生存时间(PFST)之间的关系。结果:HMGA1表达在原发和复发GBM中有明显的不同(p=0.036),HMGA1高表达的患者的PFST明显缩短(6个月对11.5个月,P=0.030)。结论:复发的GBM中HMGA1高表达,GBM患者的PFST短与HMGA1的超表达有相关性。结果提示HMGA1可能在GBM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第二部分TROP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目的:探究TROP2在不同WHO分级的恶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69例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患者的手术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TROP2和Ki-67及微血.管密度在正常脑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TROP2、Ki-67和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在69例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中有59例(85.5%)检测到TROP2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除此之外,TROP2在WHO三级(P=0.025)和WHO四级(P=0.011)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WHO二级的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除此之外还证实在胶质瘤组织中TROP2的表达与Ki-67(r=0.676,P=0.012)及微血管密度(r=0.365,P=0.035)相关,但与性别和年龄无关。结论:TROP2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增殖和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结果提示TROP2可以作为胶质瘤治疗的一个潜在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