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方面的革新,也需要社会主体思想的革新,即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的普遍树立。只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正式制度要素与人的公民意识的非正式制度要素的契合,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内在自觉、动态整合的非单一线性的总体性进程。因此,当代公民意识及其培养研究,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粗浅地研究探讨当代我国公民意识及其培养问题。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公民”概念的历史考察,详细论述了“公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涵义,对“公民”、“公民意识”的概念作了粗浅的理论界定;其次,详细论述了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内容,即包括核心内涵、具体内涵和延伸内涵三个方面内容,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点;第二部分:详细阐述现阶段我国公民意识的现状,深入分析我国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现实支点;
第三部分:尝试性地提出当代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思路和对策。即从公民意识培养的保障机制、体系建构、实施策略等三个层面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做了对策上的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