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心衰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在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中更为多见。在组织中,4.1R能够影响离子通道的定位,通过细胞粘附分子调节细胞间的连接,还参与调节细胞生长,也可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发挥肿瘤抑制作用。本研究将探讨4.1R在老龄小鼠心肌细胞的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48只老龄雄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2组。心衰组(n=26):常规喂养,腹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5mg/kg/d,连续14天;对照组(n=22):常规喂养,同样方法每天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4天。注射完毕后继续常规喂养4周。4周后处死小鼠,迅速取出心脏组织,称重,计算左室质量指数。心肌标本固定、脱水、包埋,切取组织切片数张,分别行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标记。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研究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左室质量指数比较:对照组左室质量指数(mg/g)为2.84±0.02,心衰组左室质量指数(mg/g)为4.71±0.02。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左室质量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理学观察:对照组小鼠心肌细胞结构完整,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衰组小鼠部分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呈不同程度变性及肥大,部分心肌细胞呈局灶性或广泛片状坏死。两组小鼠心肌病理形态分级比较,心衰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4.1R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4.1R在心肌细胞的质膜上表达,并呈离散型的在细胞内部分布。4.4.1R表达的差异:4.1R阳性染色细胞在细胞膜处有黄棕色颗粒沉着。对照组小鼠仅见少量散在的4.1R阳性染色细胞,阳性细胞百分比(%)为6.35±0.72;心衰组4.1R阳性细胞显著增加,表达强度增强,多位于心肌坏死灶及增生的结缔组织周围,阳性细胞百分比(%)为11.31±0.9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心衰组小鼠阳性细胞百分比与左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745,P<0.01)。结论1.异丙肾上腺素可导致左室肥大,心力衰竭。2.4.1R在小鼠心肌细胞的质膜上表达,并呈离散型的在细胞内部分布。3.在老龄心衰小鼠的心脏中,4.1R表达增加,干预4.1R的表达可能对老年心衰的治疗及预后有着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