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