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我国,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导致其并发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T2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四大致盲眼病之一,严重影响着T2DM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DR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DR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T2DM的病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等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 APN)和瘦素(leptin, LP)在DR的发生及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实验试图通过检测DM患者血清中APN和LP的水平,探讨不同阶段的DR患者血清中APN、LP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在DR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实验组:选取2010年3月-2010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和内分泌科确诊为T2DM的患者90例(其中男47例,女43例)[T2DM诊断按照1999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DR分组按照2002年国际最新分期标准],将其按照DR的严重程度分为:①无视网膜病变组(Non-DR, NDR),即Ⅰ级,共计30例(男14例,女16例);②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nproliferative-DR, NPDR组),即Ⅱ-Ⅳ级,共计30例(男17例,女13例);③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R, PDR组),即Ⅴ级,共计30例(男16例,女14例)。2、对照组:选取同期眼科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血糖、尿糖正常)。3、所有入选患者均除外肝、肾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非抗凝血6ml,其中4ml用于检测FBG、HbA1c、TC的水平,2ml用于检测APN、LP水平。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结果:1、NDR、NPDR、PDR三组患者血清LP、FBG、HbA1c水平及BMI均高于对照组,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NPDR、PDR组T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DR组TC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NPDR、PDR组的T2DM病程、LP、FBG、HbA1c水平及BMI均高于NDR组,APN水平低于NDR,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R组TC水平高于NDR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PDR组TC水平与NDR组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PDR组T2DM病程、LP、FBG、HbA1c、TC水平及BMI高于NPDR组,APN水平低于NPDR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DR的严重程度与T2DM病程、LP、FBG、HbA1c、TC水平及BMI呈正相关(r=0.741、0.305、0.428、0.256、0.491,P<0.01);与APN水平呈负相关(r=-0.512,P<0.01)。5、血清APN水平与T2DM病程、FBG、HbA1c、TC和BMI水平呈负相关(r=-0.692、-0.291、-0.411、-0.217、-0.612,P<0.01),血清LP水平与T2DM病程、FBG、HbA1c和BMI水平呈正相关(r=0.627、0.271、0.366、0.725,P<0.01),血清APN与LP成负相关(r=-0.509,P<0.01)。结论:1、T2DM的病程越长,FBG、HbA1c、TC及BMI水平越高,DR越严重;2、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与DR呈负相关,LP水平升高,与DR呈正相关,血清APN、LP可能参与了DM及DR的发生、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