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作品不断涌现。但是在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作品良莠不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远远超前于理论,导致实践的盲目性。要制止这种盲目实践的继续,使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就必须总结出一套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发展。
本文从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理论和原理着手,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些相关方法、思路和内容。然后对惠州西湖风景区使用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现场访谈等方法,从景区的平面布局、周边土地利用和交通环境着手分析,再根据景区功能分区、游客活动注记、景区设施分布和种植分布等方面探索西湖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紧接着对惠州西湖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进行评价,根据实地调研从景区景观布局与景点介绍等方面分析,并分别对景区自然景观(自然山水、空间尺度与动植物)、人文景观(建筑布局、景点命名和景观小品)和基础设施(道路系统、灯具照明和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及总结出景观视觉廊道评价的理论。
文章紧扣旅游与环境的问题,突出规划的两大目标-发展旅游事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旅游规划理论与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相互融合的观点。根据目前我国旅游景区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结论表明,在对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围绕自然景观和人文设施,针对不同的景片提出不同的规划设计要点,尽量达到景点与总体环境相协调,通过规划理论和现实案例相结合,推动我国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