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文气”说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gli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理论,历代文论家主要从作家和作品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曾国藩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了“文气”说的内涵。他主要从三个方面使用“文气”这一概念:第一,他将学术分为词章、义理、考据和经济四科,表现出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学术根基。所以在养气论方面,他强调作家临文之前应该在道德修养、学力和胸襟器识等方面下工夫;第二,他主张文道分离,进而提出“行气为文章第一义”,把“行气”置于比“义法”更重要的地位。他还具体探讨了“行气”与“文法”(包括章法、句法、字法和声调)之间的关系。为了使文章具有“气盛”的特点,他要求文章谋篇布局应该讲究“取势”,句子应该骈散结合,字词应该“珠圆玉润”,声调应该响亮;第三,他以阴柔、阳刚之气论风格,提出了“四象八美’’说。在其风格理论的基础上,他在古文方面偏于阳刚,在诗歌方面偏于冲淡。总的来说,他的“文气”说基于桐城派而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其他文献
汉语词汇双音化一直是汉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原因更是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关于汉语词汇的双音化发生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其中,语音简化说、外
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籍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用她的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同的黑人历史。在她的小说中,没有对种族歧视血淋淋的斗争和抗议,没有极端的种族主义,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