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育人为本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根据十九大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指示,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以上文件精神与课堂学习共同体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较高契合度,都要解决传统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改变以传递固有知识为主的教学现状,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促使师生共同实现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构建初中历史课堂学习共同体成为一种具备研究价值的课堂变革手段。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首先定义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和特征,以及理解共同体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终身学习观念等理论基础。其次在遵循民主包容、合作共享、反思超越三大原则的基础上,融合历史学科特色,从教学环境和教学运行两方面入手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在教学环境方面要求丰富历史教学工具,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运行层面做到确立师生共同愿景,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多元评价学习效果。打造一个教学氛围和谐、课程资源丰富、师生关系融洽、师生均能实现全面与持续性发展的新型历史课堂。并且在实践案例中演示课堂学习共同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构建过程,通过实践结果分析评估其作用,证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能取得积极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