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放牧对若尔盖高寒草原的生态环境以及牧民生产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合理放牧是保障草原健康水平和牧区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基于低空遥感的放牧场利用现状研究可为高寒草原牧场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的牧场利用现状研究方法,对规范若尔盖高寒草原地区放牧行为与草地生态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原县阿木乡的一个小型冬季牧场作为研究实验区,首先利用无人机获取研究区的遥感影像,通过影像预处理获取该区域的数字正射影像。其次通过基于阈值的植被指数法、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以及面向对象的尺度分割方法进行研究区影像的草地信息提取、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以及牧群数量提取研究,并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研究方法,最终得出该区域草地信息、牧群数量信息的最佳提取方法,并利用所得方法对牧场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比11种可见光植被指数,利用直方图熵阈值法、大津法、基于样本的阈值法三种阈值确定法进行牧场草地信息提取,V-MSAVI结合基于样本的阈值法提取草地信息的总体正确率最高,达95.50%,Kappa系数为0.8534,是若尔盖高寒草原牧场草地信息提取的有效方法。(2)实测生物量与11种可见光植被指数构建的多项式回归模型中,NGRDI模型的精度最高,误差最小,R~2为0.8864,MAE=8.969g/m~2,RMSE=9.703g/m~2,是若尔盖高寒草原牧场生物量估算精度最高的模型方法。(3)面向对象的尺度分割方法进行牧群数量提取的正确率达94.74%,错分率3.57%,漏分率5.26%,提取精度较高,是若尔盖高寒草原牧场提取牧群数量有效方法。(4)研究区的牧场草地面积占该区域牧场总面积的66.72%,非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28%,草地覆盖率偏低,以覆盖度在40%以下的低覆盖度草地为主,草地地上生物量在80g/m~2以下的区域占研究区域牧场总面积的96.96%。高寒草原的冬季气候环境因素对牧草生长造成影响,地表冻土特征明显,此时的牧草高度与覆盖度处于一年中的较低水平。在非草地、低生物量区域主要地物为冻土土丘、裸地和枯黄荒草地,符合当季的冬季牧场特点。(5)牧场地处若尔盖高寒草原,总面积128.5公顷,放牧牲畜为牦牛,牧群数量提取结果为167。该时期内牧场放牧强度为1.3,处于过度放牧状态,草地地上生物量最大可承载22天放牧活动。为保证该冬季牧场的合理利用,牧场应在5月中旬将放牧活动从该冬季牧场转场至夏季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