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有机合成法,按Ti/Si=1:10,1:20,1:30,1:40,1:50和1:60投料合成了TS-1分子筛。采用ICP,XRD,m,Raman,和TEM等物化手段对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分子筛的粒径为0.1~0.2μm,粒度均匀,具有典型的TS-1结构特征,随投料钛含量的增加,合成TS-1样品中骨架外钛含量大幅度增加。 采用石蜡包裹法制样,研究了TS-1样品的红外光谱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石蜡包裹法制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空气中的水分和气分对TS-1红外光谱的影响,有利于960cm-1峰(与Ti引入骨架相关峰)强度的测定。TS-1中骨架钛含量的极限值约为2.5%,骨架外钛的存在对催化作用有负影响。在不含或含有极少量骨架外钛的TS-1中,I960/I550与活性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 研究了酸处理对TS-1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对酸处理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酸处理没有导致总钛和骨架钛含量的变化,也没有引起TS-1粒度、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变化。酸处理使TS-1催化活性提高是由于Ti-OH基团增多的缘故。 研究了碱处理对TS-1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对碱处理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经氨水、TPAOH和TBAOH处理后,TS-1的环己烷氧化活性提高了1倍左右。氨水处理使TS-1形成了1.5~2.0nm的较大微孔,TPAOH和TBAOH处理不仅使TS-1形成了1.5~2.0nm的较大微孔,而且还有较多的凹陷和空洞(中孔)形成。这些较大微孔、凹陷和空洞的形成减小了反应物和产物受到的扩散限制,因而,显著地提高了TS-1的反应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