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当代新闻周刊报道特色比较研究——以《时代》、《中国新闻周刊》为典型个案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与美国新闻周刊的对比,从报道特色的角度对中国新闻周刊的现阶段发展进行客观的、全面的分析,找出制约中国新闻周刊发展的弱点和不足之处,借鉴美国新闻周刊的成功经验,就中国新闻周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探索性研究,提供有助于新闻周刊在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阵脚的建议方案。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对新闻周刊的定义作出阐述,并概括出新闻周刊的特征;从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总结中美新闻周刊的发展进程。 第二章对中美最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周刊《时代》和《中国新闻周刊》的产生背景、受众定位和报道特色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其中主要是对两种新闻周刊的报道特色进行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 第三章通过对比研究得出结论:调查性报道的重用,使得中国新闻周刊在新闻媒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新闻周刊的大量新闻图片运用符合了中国的国情,并符合新闻周刊的本义;中国新闻周刊的定位反映了中国现阶段中层受众的需要,同时这一群体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中国新闻周刊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受众环境。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政治性与商业性制约并存;杂志发行成为供给与需求的瓶颈;新闻周刊封面缺少创意设计,过于新闻化的图片比较难吸引受众眼球;中国新闻周刊的解释性报道还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也缺乏大量的事实材料作为支撑,说服力较弱;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对社会影响力较小,缺少意见领袖类的报道。 第四章总结论证,通过对中国新闻周刊问题与机会的分析,以及对美国新闻周刊的借鉴与启示,对中国新闻周刊未来的发展战略与应对策略给出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残障人事业宣传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当中至关重要。通过宣传残障人事业发展、反映残障人群体需求、普及惠残政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扶残助残
期刊
互联网爆炸式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数量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和消化能力,新闻信息的多重选择与无从选择的矛盾日益突现,甚至关系到新闻传播业的健
1 中国A股码头上市公司指数走势  2013年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6亿t,同比增长17.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8亿t,同比增长8.7%;内贸货物吞吐量5.8亿t,同比增长20.0%。同期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TEU,同比增长14.0%。  2月港口板块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中国A股码头上市公司指数第一期(2月4―8日)于2月8日收于39.2点,当期均值为39.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