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当代价值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243775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权威问题,不仅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而且也是实践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在价值多样化的当今时代对权威问题进行探讨,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复杂得多、困难得多。权威源于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它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及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态。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在实践活动中客观必然性的认同和服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权威经历了五种形态,不同形态的权威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权威观。在权威的五种形态中,马克思主义权威观是科学的、辩证的权威观。马克思主义权威观的形成终结了以往的传统权威观。权威在性质上分为外在强制性权威和内在认同性权威。传统权威是外在强制性权威,它在不同的时期对权威的内容有不同的侧重,有时强调权威的功能性,有时侧重权威的价值性,而问题是他们忽略了权威功能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在处理权威和自治的关系上,传统权威观无法克服自身的禁锢,只能停留的非此即彼的世界里。传统权威的拥有者,是在社会中掌握着生产资料的阶级,他们是权威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权威的从体。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主体地位,必然强调对权威服从者的强制性。这样,传统权威观就是建立在一个阶级对其它一切阶级的压迫上。这时的权威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它被片面的趋向于功能性或价值性。权威问题同样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权威观认为,权威根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是权威的拥有者,是权威的主体。此时的权威是内在认同性权威,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功能和价值的统一,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必然性的认同和选择。马克思主义权威观是辨证、科学的权威观。它形成了对传统权威观的超越,科学的阐述了权威和自由、自治的关系,为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威观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深入探讨权威的本质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以及促进我国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当今多元文化样式的相互冲突以及多元价值体系的相互激荡中,对权威问题的研究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小儿外感温热病顺传手足太阴肺脾的规律中,手太阴肺卫证(肺卫失宣)这一传变过程。方法:以临床观察研究为主,观察目前成都地区中医儿科临床名家治疗小儿外感温热病的
<正>康熙年间藏传佛教造像较少,迄今发现的金铜造像不过六、七十尊,其中带年款的不超过10尊,因乾隆年间大批量制造佛像,明朝造像也为数不少,这使得康熙造像的研究显得更加重
会议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是自由的,他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他是自己的主人。这种自主意识和自主行为构成了一个人的独立人格。独立人格,不一定去刻意
络宏大的器下带电脑病毒统在当代科技领域中,纳米技术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前沿科技之一有关纳米科技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前景展望的内容本刊曾在2001年第四期杂志上刊登了中科
“了解它们的组成条件、形成规律和产出环境,对于科学、便捷寻找和开发这些石材,对促进园林建设和赏石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太湖石、灵壁石、英石、晚霞红
期刊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是对人类传统的社会公平观的革命性变革,是人类公平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马
针对某型舰炮在射击过程中出现的供弹系统涌弹现象,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准确定位,并运用气体动力学基础知识,对射击过程中舰炮供气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般情
<正>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
“加尔布雷斯假说”提出以来,备受争议。最近几年,在国内外零售业市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背景下,一些学者又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加尔布雷斯假说”可以有条件成立。本文整合并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