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经济化,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劳动力迁移在中国成为普遍现象。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的迅速集中发展,也同时导致多元化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模式作为使用外部人力资源的重要方式迅速出现。D公司在二十世纪初随着全球经济化的脚步从美国来到中国,开始建厂发展。D公司中国厂的主要业务是计算机装配业务,其本质上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一直以来,中国厂都是采用“正式员工+外包工”的用工配置结构,这种结构最大的好处就是用工灵活且成本低廉,既能满足工厂生产需求又能控制劳动力成本。但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过并颁布的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文中统称: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劳务派遣的用工范围、用工比例等规定,使得中国厂现有的用工结构中的外包工用工方式面临着“假外包、真派遣”的质疑,同时也面对着“非外包、非派遣”的尴尬境地。规定给了相关企业2年的政策整改期,于是怎样在保证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又同时追求最高生产效率和最低成本,为中国厂选择一个合法、经济、有效的用功模式,就成了项目组的工作。D公司中国厂借鉴了美国同类工厂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厂的生产实际需求,首次在中国引进了业务外包下的填空外包模式,并根据填空外包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的业务模式,同时本文还依托内部控制理论,结合D公司内部控制架构,使得内部控制从项目一开始就参与其中,并且在项目中评估风险,界定控制点,在项目试运行阶段组织内部自检及架构填空外包下的内部控制方向,从而来保证填空外包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