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初步实验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2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展训练是由二战期间的一种军事训练转化而来的一种现代人全新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意识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意志品质、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好的锻炼价值。 拓展训练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进入高校体育课,为高校体育课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为今后体育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阔了视野。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可以增强体能,塑造冷静果断、坚韧不拔、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 本文以北京大学选修素质拓展训练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在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的建议。获得初步结论如下: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拓展训练课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提高和协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证明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是必要的;在师资、场地器材、安全保障等方面也是可行的;可以作为高校体育课的有益补充。建议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设部分拓展训练课程,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 拓展训练课虽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和缺陷。还需要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们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拓展训练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传统体育课程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两者应很好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工艺美术领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关键性的变革。这场变革从设计概念本身冲击了工艺美校的教学模式,然后广泛波及到社会,形成了自南向北,自东向西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下承担着建立“东方体育强国”的重任,对竞技体育人才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认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多元价值观与竞技体育的一元价值观发生碰撞并产生竞技体育的“异化”,其可持续发展处于困惑之秋。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始渗透到各行业之时,强调通过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文关怀的呼声也随之高起。本论文在对当前市场经济下竞
学位